读经典 学新知 链接美好生活

 
 
打印


      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世界读书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特邀几位国内出版机构的负责人,请他们为读者推荐图书。让我们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追求思想和智慧的路上携手同行。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以客观自信的态度对待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

  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有着几千年连续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从来不缺乏创新精神和物质发明。近百年来,自从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最终确定中国“四大发明”后,此说被作为中国人的必知常识,在应对铺天盖地的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时,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资本。但冷静思考,古代中国值得骄傲的、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独树一帜的伟大发明和发现,仅止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吗?在近代西方科技浪潮吞没一切的时代背景下,李约瑟的评价角度和评价体系是否带有不自觉的西方视角?如果当今的学者以今天的人文和科技研究成果回看并重新评估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会有怎样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史研究专家江晓原先生自1999年从中国科学院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以来,潜心研究中外科技史,二十余年出版专著、译著几十部,在国内外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并在京沪等多家重要媒体开设科学史专栏,是一位在科技文化研究领域打通中西、融贯古今的学者。他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研究有独特建树,认为“李约瑟之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是个伪问题,认为当下的中国学者应该避开近代西方的话语体系,“换一种思路看待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我们要跳出现有观念系统的束缚,以尽可能接近历史原貌的真相来评价和讲述中国古代伟大的技术成就,江晓原教授在《中国古代技术文化》一书的导言中提出了这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一书,是在江晓原教授对中国古代科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及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所做的系统思考和阐述。贯通中西的立论视野和启人深思的睿智新见,是这本书的两大亮点。

  为什么说钓鱼城和都江堰的伟大工程,现代科技都只能望其项背?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用现代西方的科学体系来评估,中医是“科学”吗?如果不是,那么中医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江晓原教授从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话题入手,用科学的严谨性和实证性来研究和思考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站在科学的立场深入浅出地向大众讲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事关复兴传统文化的大计。中国故事从什么角度讲、讲什么、怎么讲,是一个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话题。《中国古代技术文化》,从科技史的角度,以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文化自信态度,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学术涵养深厚,学术视野开阔,学术态度客观冷静,是当今学者以正能量正向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佳作。(顾青 中华书局总编辑)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联结传统与现代的一座城一本书

  城市,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投影。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承载着厚重、丰富的历史。说起北京,这座现代化的古都,它的人文记忆,是一座永远也挖不完的历史文化宝藏。随着对中华文明的关注,北京文化及其历史的发掘与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凤云与江晓成、张一驰所著的《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就是一本挖掘北京文化、历史记忆的精品佳作,出版以后广受好评。

  建筑,是城市独有的一种语言。藉由建筑和空间的不断变迁,历史与现代在城市的记忆与现实中被不断重构,城市成为了联结传统与现代的空间。而通过建筑和空间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城市的人文话题也得以绵延。《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便为读者掀开了掩盖在“现代”珠帘之后的北京城,带读者走向充满人文气息的重重幕后,开启了一场了解北京城空间变迁的文化之旅。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这本书以叙史的方式,复活了文物古迹的历史精神,从中阐发现代城市要素的人文意识。它从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邸设计与园林艺术几个方面,将北京的传统与现代重新勾连了起来。多样的城市空间提供了诸多场景,蕴含着繁复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为北京城市的人文气息赋予了复杂的内涵。这些情怀和记忆,藉由文字、图画或物质文化的形式,凝结在这座城市之中,为今日北京的城市气象积蕴了丰厚的人文传统。具体说来,《人文之蕴》关注了六大话题,每一个都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他们分别是:北京城营建中的“礼”:权力与秩序;城市经纬:街区坊巷的形态;空间的伸展:商业文明对城市的形塑;出入庙堂:文人官僚的京城生活;构屋与安居:风尚与习俗的规制;园居:践行人与自然的交流。可以说,通过这六大话题,读者能够徜徉其中,联结传统与现代,了解不一样的北京城。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每日生活在其中的北京城虽然离你如此之近,却有着不为人熟知的面貌,看上去面目古板的古迹,背后有着那么多生动的历史和故事。比如,最具北京特色的“老北京胡同”,并不是近现代的建造,元朝时北京城已有了29条胡同,而到明朝时,胡同就已发展到464条,相比元朝多出了15倍。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历朝历代北京城的空间规划究竟是如何变迁发展的,而这其中,又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又如,北京的西城区有一个代表传统“人文”精华的社区,因为位于宣武门以南,被称为“宣南”社区。清朝在京旅居的众多汉人士大夫多聚集此地,所以清朝时“宣南文化”一度成为人文精神的象征。倘若穿越回到清朝,可以去琉璃厂一带逛书市、淘古玩,一定能碰上来京科试的举子或奉旨编书的文官。而旧日京城赏花之所,可不局限于玉渊潭公园,极乐寺的海棠花、枣花寺的牡丹、什刹海的荷花、宝藏寺的桂花,都吸引着士大夫的目光,对于文士而言,赏观自然风景即是文化活动,吟诗作赋已成本能,文人士大夫们带着他们的文化意识,将北京空间中的人文意蕴沉淀下来,这些人文情怀,最终形成了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凝结成了北京城的独特文化风貌。

  本书作者刘凤云老师在后记中这样讲述自己创作这本书时的思考:“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的发展及传承脉络,是我们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绵延,文化博大厚重,对其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发掘与弘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写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北京城市的空间场域,对北京城遗留下来乃至已经消逝的物质特性,给予了具有人文特点的关怀和诠释,把这些遗迹的自然性与人工雕琢叠加去重构一个空间的结构,进而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及社会不同阶层在精神层面的文化追求贯穿于城市空间中。”

  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前行,北京的变化如此之快,让人喝彩,也让人感叹。在疾速的时代发展当中,绵延几千年的北京传统文化如何阐扬、城市的人文气息与意蕴如何承续,就显得更为重要。期望《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这本书能够让读者领略到北京古都的“人文史迹”,感悟我们生活中,今时今日的“现代理念”。(李永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


 《好诗不厌百回读》:一本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

  《好诗不厌百回读》,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

  说大家,首先作者是大家、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袁行霈先生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他是从1957年留校至今,已经从业六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不仅散布在中国各个科研机构和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康达维(David Knechtges)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柯马丁(Martin Kern)教授,日本东北大学佐竹保子(Yasuko SATAKE)教授等。他是中央文史馆馆长,也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再说《好诗不厌百回读》这本书是袁先生真正为我们大家普及古典文学知识所精心结撰的,涵盖了他在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方面的全部文章。其中有些作品,本身就是袁先生上世纪80年代在大众广播里,及后来在北京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讲台上的讲稿。我们可以说这本书是他六十年来研究和教学的结晶。

  书是小书,体量不大,共计五十六篇诗词曲和一篇《岳阳楼记》的赏析文字,并附录了两篇金针度人的理论文字。这本书,你可以坐在阳台上,或者咖啡馆拿来慢慢品味,也可以携带在路上随手阅读。他选的诗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家名篇,甚至有的是收入我们中小学课本的。这些作品,前人注解和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了,都是硬骨头,所以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中国诗歌的巅峰风景。

  本书导读是葛晓音教授,也是位古典诗歌研究大家,她说袁先生的赏析文字清雅温婉,自成一家。

  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袁行霈先生的这本书:清、通、雅、和。说它清,就是因为袁先生的批评文章,行云流水,自身就是一篇美文。说它通,是因为袁先生特别强调先从字词入手,特别注意中国汉字的多义性,再把握全篇基本脉络,最后结合作者身世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弄懂诗篇原意。他还不时将具体的作品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个历史长河中,告诉我们曾经有哪些解读,有什么争议,最后结合他自己的学识和阅历,去给整首诗一个清通的理解,所以我们读来会很信服。说它雅,因为袁先生特别强调读书要正,做人要正。诗词是中华人文素养的精华,我们要从中感受美的熏陶,然后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指导自己修身为一个正人君子。说他和,是因为袁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追求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追求一种和的境界。这本书为什么叫“好诗不厌百回读”?袁先生在自序中说,书名出自苏轼诗“旧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典故来自鱼豢的《魏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袁先生强调诗无达诂。好诗是多义的,是有启发性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让读者参与艺术创造。并且他还提出,同一首诗在我们不同的年龄读来,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读者千万不要把这本书的赏析文章当成标准答案,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去领悟、补充,去发挥,切实读出自己的体会来。(安东 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



《全球科技通史》:读懂科技的力量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近代科技的春天,近些年来,科技更是成为全民的热点。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谈道:“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中国的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中国经济要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继续可持续发展,只能靠创新,而创新就离不开科技,这已经形成共识。这是当前全国呈现科技热的经济的逻辑。

  不过科技演进的历史不仅仅是经济的逻辑。人类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究竟是如何演化的,它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通常不会在专业课程和教科书中探讨,因为课程和教科书主要是传授科学技术的结果,而不是前因后果,更不要说对科学和技术历史的整体梳理了。吴军的这本《全球科技通史》帮助我们从历史视角思考科学和技术的过去和未来,非常值得推荐。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文明开启一直讲到未来科技,从五大文明中心一直讲了上百个具体的发明创造,从理论到实践带你鸟瞰整个科学和技术演化的过程,理清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看懂世界发展的规律。

  上万年的科技发展是怎么串起来的呢?在《全球科技通史》中,作者以能量和信息为线索,贯穿了史前文明到未来理想,讲述人类是如何通过科技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来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作者在这本书中列举了近百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通过这些发明和发现,为你拆解整个发明的逻辑,来提炼人类文明的精髓。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在三个方面有所提高:一是看懂整个科技变革的逻辑,判断清楚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把握住未来科技演化的方向;二是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发明以及技术发明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怎么能够有创造性地去做一些当下的事情;三是分清楚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

  在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发现之中,你都可以看到很多必然性的因素,但是也有很多的偶然性。很多人失败,他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成偶然性;而很多人成功,他反而变得比较谦虚,他只是觉得自己运气好。其实我们发现,科技进步从大概笛卡尔这个时代也就是近代开始突然加速,这里面有必然性的原因。那么就有一套科学方法,大家遵从这套科学方法,就获得一个可重复性的、可叠加性的进步。这个是我们今天可借鉴的,也是能够用于工作和学习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科技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周期。如果沿着前三次工业革命的脉络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中叶,应该会发生第四次工业革命。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正处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颠覆性技术到底是什么,答案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近期热度不减的人工智能,如果在未来一二十年取得革命性的突破,由量变转化为质变,也许会使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时光荏苒,在党的领导和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奋斗下,我国科学技术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完成了一个跨越式发展。当今的中国,己傲然矗立在了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地位也稳固向前,这便是科技的力量,这也是我强烈推荐吴军《全球科技通史》的原因。(张艳霞 中信出版集团经管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