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有效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打印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在基层得到较好地贯彻和落实,关系着改革与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作风不正,则人心散、事业衰。党要管党,就是要管好领导干部的作风;从严治党,就是要严在领导干部的作风上。当前,各级党组织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和切入点,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已成为大家热议和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发挥教育先导作用,切实打牢干部思想根基

作风好坏既是检验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试金石,也是体现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显著标志。作风问题往往与干部个人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密切相关。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判断形势、明辨是非、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自觉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中去;要深入开展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让领导干部明了运用权力的底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守党纪国法,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自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深入开展权力观教育,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权力、行使权力,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绝不能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资本,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要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深入开展业务知识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使干部不断提高知识层次和业务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牢固树立主动干工作、干好工作的强烈意识。通过学习教育,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把加强学习与增强党性、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眼光,重新反思自己的工作,坚决克服求稳、求安的思想观念,勇于革除唯书、唯上的教条做法,敢于冲破束缚发展的本位思想,努力做到在工作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在工作方法上有新的举措,在工作成效上有新的夸越;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衡量自己、检验自己,认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差距,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模范。

二、坚持建章立制监督检查,切实提升制度机制效果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和长期任务,必须按照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相关工作。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完善领导班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领导班子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要严格执行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坚持和落实领导干部群众接待日、亲自处理来信来访、下基层调研和蹲点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实际,了解实情,转变作风。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制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要认真坚持并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切实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该重视加强和改进监督检查工作,切实改变那种只听听汇报、看看现场、提提意见,涉及问题只谈普遍、触及矛盾遮遮掩掩的做法。要加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注重防范,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要多组织突击性检查,特别是采取不打招呼的形式,深入各单位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一检查一通报、一问题一剖析、一案例一曝光,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领导干部,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谈话诫勉、组织调整、调离岗位、停职待岗等处罚手段,对表现突出的乡镇、部门、领导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做到树立正面典型与查处反面典型同时抓,既重视正面典型的示范教育,又重视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通过督促检查,确保干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三、坚持认真查找整改完善,切实夯实解决问题能力

谈起干部作风,广大干部往往感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有的同志不愿揭问题的盖子,也不愿自己揪着问题去解决。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决定成败,没有小事的积累,就成不了大事;忽视小事的影响,就可能败坏大事。因此,抓作风建设首要下功夫查找问题。要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多从世界观上深挖原因、多从个人履行职责的岗位上查找差距,敢于解剖到人、解剖到事;要从“小事”找起,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找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找起,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开门纳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下决心把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出来,通过受理投诉、明察暗访、专项检查、案件查处和媒体公开曝光等形式,狠抓不落实的事,查处不落实的人,敢于把作风“毒瘤”割除掉,进而达到以个体教育全体、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的。抓作风建设还必须下功夫解决问题。坚持把解决问题始终摆在首位,有了问题不可怕,就是必须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提升,就是必须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企业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就是必须对照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边整边改、立改立行贯穿到作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坚决防止和克服那种在整改中搞形式、走过场的做法。要对群众反映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并进行专题研究,坚持高标准找差距、高要求定目标、高质量抓整改,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做到举报案件查处不彻底不放过、突出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长效机制不建立不放过。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查民情、解民难,把没有落实到位的工作和政策进行梳理,逐一落实到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通过整改推动,在思想上摆正位置,在实践中改进方法,坚持真改而不是假改,实改而不是虚改,使作风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效果。

四、坚持组织领导统一管理,切实促进主体责任落实

干部作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务求取得实效。党组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负总责,切实履行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更要带好队伍当好表率,把作风建设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作出榜样和表率,要求下级做到的,领导班子首先做到;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一把手首先做到;要求部门行业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做到。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清醒的主体意识、积极的参与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从一个个局部做起,从一个个人做起,从一件件事情做起,结合本职工作,联系自身实际,要多“照照镜子”,要用“三严三实”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管理自己的言行,对于自身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反思,分析原因,明确方向,坚决克服和加以改进。纪检组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责任。坚持运用和不断完善年度考核倒逼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日常监督的其他有效方式,不断增强执纪监督工作的及时性、权威性、约束性和警戒性。建立导向明确、科学合理、体系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个人年终考核考评、个人职务升降等挂钩。采取事前完善制度,提出建立健全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整改落实;事中通过督查检查、走访、了解等方式,经常提醒增,进一步强广大干部职工纪律意识,严查不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的事项,在未造成损失之前,通过有效监督防止损失的发生;事后在举报事项中进一步梳理违纪违法的人和事,及时、快速、有效查处。同时,要通过谈心、谈话、座谈、回访、设立信箱等方式积极探索共建参与机制,为每个干部切实强化作风建设的责任提供保证。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一是确立纪检监察派驻工作机制。建立由纪委统一管理人事、工资、编制等自身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实行派驻部门工作机制,主要负责部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二是确立“监督+协助”工作定位。按照“尊重、协助、沟通、监督”的原则,确立“监督+协助”职能定位,各派驻纪检组长与驻在部门党组成员进行集体工作对接,通报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与驻在部门主要领导进行交谈,坦诚地交流情况;制定制度、安排工作主动征求驻在部门意见,在重大问题上预先达成共识。三是割断利益关联,推进“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变。进一步明确规定派驻纪检人员业绩考核,统一由纪委负责;驻在部门的纪检组长不再分管纪检监察之外的工作;部门信访件、申诉等直接由纪检组,按照纪检要求统一管理,专人处理;纪检组人员统一参加部门“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等,有效切断纪检组与驻在部门的利益关联,强化外部监督效果,从而实现“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变。四是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形成量身定做的工作部署。重点抓好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以“文明服务、公正执法”为主题的效能纠风活动。同时根据驻在部门的职能特点,确定个性化的工作任务,帮助积极推进,有效防止工作中的“两张皮”和“一头热”,与驻在部门形成“合力”。五是确立灵活规范的运行模式,促进新体制协调有序运转。制定派驻机构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对派驻组案件管理、信访、监督检查等作出明确规范和要求。部门党组与派驻纪检组就部门重大事项、人事、财务等问题进行协商,提出优化方案,落实相关责任,建立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