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比喻:缉毒警察好比刀尖上的舞者,在生命交响曲的伴奏下,于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起舞。
9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情报调研大队副大队长柯占军一次次将利剑挥向毒魔,也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毒品交易地点,他的冲锋没有了归期。在生命的最后瞬间,子弹穿透他的胸膛,他仍然死死抱住毒贩的脚不放。滚烫的鲜血浇铸起永恒的忠诚,却再也留不住这个只有30岁的生命。
2012年,公安部追授柯占军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冲锋在前——参加本不应参加之战,不是命运,而是使命
2012年2月23日,绯红的晚霞将云南省景洪市映照得宁静、祥和。然而,砰砰的枪声和柯占军牺牲的噩耗,令那天傍晚之后的时空,显得有些凝固和沉闷。
柯占军为之献身的案件后来被命名为“2·23”特大缉毒案。说起来,这次行动,柯占军本可以不参加。此前,他奔赴广东等地执行任务,已连续奋战40多天,直到2月23日才回到家。
“他到家时裤腿都是湿的,说是蹚了泥水回来的……”柯占军的母亲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天的情景。她盼了数十天,盼回了自己的儿子,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短暂的重逢竟是永别。
“他说好久没见我,想陪我吃顿饭。可家里当时只有一棵白菜,我煮了一碗汤,他匆匆喝了几口,就出去了……”柯占军的走,无情地抽干了母亲的眼泪。
柯占军的母亲不知道,像“2·23”那样的大案怎能少了儿子的参与。
柯占军很快便出现在禁毒支队副支队长的办公室里。
“小柯,今天没你什么事。你刚回来,好好休息吧!”副支队长一眼就看出了柯占军的来意。
“支队长,让我上吧!”柯占军软磨硬泡一定要上,却碰了壁。最后好说歹说,经分管禁毒工作的副局长同意上了一线。
“遇到什么事,只要他在,我就放心。”那位副局长回忆说。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那次行动的代价竟是如此惨重。
据了解,这是一起特大境内外勾结武装贩毒案。警方已经盯了一个多月,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在毒贩于2月23日进行第二次交易时,将其一网打尽。
2月23日下午6时许,按照既定的抓捕方案,警方兵分多路向毒品交易地出击。柯占军主动请缨,加入了最危险的抓捕组。
缉毒的危险,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就在抓捕组示意毒贩将房门打开的瞬间,意外发生了:柯占军如猛虎一般扑向开门的毒贩,不料,房门竟然在反作用力下“砰”地反弹,将抓捕组的其他民警隔在了门外。
当柯占军的战友们破门而入时,映入眼帘的一幕刺痛了他们的心:柯占军静静地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一条像被故意跺碎的凳子和散落在几摊浓稠血迹旁边的凳脚,静静地讲述着这里有过激烈的搏斗。
“他冲进来后,我们便在地上展开搏斗。我的同伴从背后给了他一枪,他身子一松,却依然死死抱住我的脚不放。”据落网的毒贩回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柯占军如此英勇。“无奈之下,我又朝他扣动了扳机。”毒贩说。
“占军,坚持住,不要睡着啊!”战友们抱起满身是血的柯占军,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但柯占军再也无法回答他们的呼唤。
“整理占军遗容时,我发现他牙齿咬得紧紧的,掰都掰不开!”柯占军的母亲老泪纵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击碎了她的心。
勇挑重担——征战荆棘密布的禁毒战场,不是年少无知,而是英雄无畏不扎根艰险之地,人生就很难开出英雄之花。
西双版纳州有一条河,叫澜沧江。走这条水路出去80公里,就是流经缅甸、泰国、老挝,直通世界最大毒品产地“金三角”腹地的湄公河。由于没有天然屏障,西双版纳成了境外毒贩向中国大陆走私毒品的必经之地。毒情形势十分严峻。
高中时,柯占军的几名同学因染上毒品,不到18岁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看着含苞待放的生命在毒品的侵蚀下凋零,一颗正义的种子在柯占军心中扎根并急切地破土而出。高考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云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禁毒系。2003年,大学毕业的柯占军进入警营,踏上了缉毒之路。
翻开柯占军的档案,人们便会发现,在短短9年时间里,他先后主办毒品案件33件,参与协助侦办毒品案件101件,缴获毒品837.76千克,缴获毒资1000多万元。其间,他先后三次荣获个人嘉奖,并于
2011年荣立公安部个人三等功。
边境缉毒变数较大,破案时机转瞬即逝。然而,这却难不倒柯占军。“在缉毒战线上,他就是一只雄鹰。”柯占军的一名同事说。是啊!雄鹰在天空中翱翔,草丛中的老鼠再狡猾,也休想逃过它锐利的眼睛。
2009年5月,柯占军奉命跟踪一伙毒贩。狡猾的毒贩不停地更换藏身地点。然而,每天凌晨三四点钟才休息的柯占军,却始终如影随形。
数天后,没有察觉到任何风吹草动的毒贩向同伙发出了“速来取货”的暗号。然而,柯占军苦苦等待的交易却迟迟没有到来。毒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接连几天在酒店附近吃喝玩乐,就是不交易。
柯占军沉着冷静地继续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6月7日晚,毒贩频繁进出酒店。柯占军敏锐地察觉到毒贩要交“货”了,立即向战友们发出信号。
缉毒队员们迅速在酒店四周埋伏下来,一张捕捉毒魔的大网悄然铺开。
8日深夜2时许,就在4名毒贩庆幸顺利交易时,柯占军和战友们神兵天降,给了毒贩们迎头痛击,当场缴获毒品8.04千克。
禁毒支队的教导员是柯占军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之一。在柯占军牺牲前的半年多时间里,他们一直在一起执行任务。“对缉毒警察来说,工作中最重要的是隐蔽。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变色龙’。有时做马仔,有时做司机……”据支队教导员介绍,柯占军不仅是天空中的雄鹰,还是血色战场上的“变色龙”。在哽咽声中,他向笔者讲述了侦查中的惊险一幕。
有一天深夜2点,柯占军与教导员潜入位于边境线上的一个偏僻村寨侦查。其间,两人扮成内地买家到毒贩家中看货。狡猾的毒贩看柯占军不像个瘾君子,便拿出一小包毒品试探:“这可是上好的A货,
v你吸上两口瞧瞧。”
“这两天吸多了,我是来拿点回去和弟兄们一起享受的。”柯占军冷静地与毒贩开起玩笑。
毒贩不放心,露出腰间的枪:“你如果是穿‘黑衣服’的,老子叫你出不了这个门!”
“你不干就算,莫给老子来这套!”柯占军毫不示弱。毒贩见他面不改色心不跳,言谈举止像是道上的人,随即打消了心中的疑虑。直至公安机关一举捣毁这一贩毒网络,老奸巨猾的毒贩们才发觉,原
来他们是栽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手中。
“坚韧、机智,占军拥有成为最优秀缉毒警察的潜质!”支队教导员哽咽着说道。然而,昨日并肩作战的画面依然清晰,英雄却已匆匆逝去。
青春无悔——家庭在贫困中挣扎,他在刀尖上起舞,不是他不顾家,而是顾不上家
柯占军的家位于城郊结合部。3间低矮破旧的石棉瓦房子住着他和妻子、母亲、大哥、大嫂。3间卧房,加起来不足40平方米。而柯占军的新房,还不到10平方米。屋内只有一张大床、一个刨花板小衣柜和一个简陋的小梳妆台三样家具。
柯占军在家中排行老四。大哥、三姐靠打零工过活,二哥和二嫂是聋哑人。柯占军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靠纳鞋底将4个孩子拉扯大。结婚后,柯占军的妻子没有正式工作,一家人过得很清贫。但他时常对母亲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为了替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他自小就很懂事。”柯占军的大哥哭着说,“他从小就很少吃早点,晚饭总是在下晚自习后回家吃,因为下午放学回家后要为家里干农活,忙完农活便到了上晚自习的时间。为了贴补家用和凑齐学费,他还常常利用假期帮人修自行车。”
自从参加了工作,柯占军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今天要从湖南转战广东抓人,估计嫌疑人很快就会落网了。”这是柯占军发给禁毒支队支队长的最后一条短信。据支队长介绍,类似的短信还有很多,见证了柯占军在缉毒之路上的无悔足迹。
“结婚5个多月,我们还没有度婚假,他也没有好好地陪过我。他曾经答应我,等他执行完任务,一定带我出去好好玩玩。可是……”柯占军的牺牲,成了妻子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2011年9月30日,柯占军结婚了。可就在他婚后的第5天,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发生了。看着糯康犯罪团伙对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柯占军的眼睛红了。“我很少见他那么愤怒。”柯占军的战友说。当得知自己被选派前往泰国清盛执行武装护航任务时,他抛下已经准备好度蜜月的妻子,毅然决然踏上征程。
返航途中,在随时可能遭到不法武装分子袭击的情况下,柯占军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最后一艘货船上压阵。2011年10月16日下午,在历时四天三夜、横跨一江三国、航行近700公里后,柯占军和战友们终于将163名滞留泰国的中国船员、26艘中国货船平安护送到国内码头。
“柯占军,你必须把婚假休了!”凯旋后,支队领导下了死命令。然而,柯占军说服了领导,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清网行动”一线,追捕在逃毒贩。
“追逃期间,占军得知妻子有了身孕,高兴地冲我们喊‘我要当爹了’。可是,没过几天,他的妻子在骑摩托车到医院检查时,遇到车祸,流产了。”回忆起往事,柯占军的战友罗警官眼角泛着泪光,
“得知消息,他难过,却没有吱声。后来我听说了,便埋怨他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吭一声,但他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都忙,追捕逃犯要紧。”
“我妈妈太苦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盖一栋漂亮的小楼房给她住。还有就是,一定要带有耳疾的二哥去最好的医院检查,尽量治好他的病。”据柯占军的战友介绍,虽然因工作忙经常在外,但家依然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们说,每个月,柯占军都会往银行里存点钱,一有空,他还是会去帮人修自行车。而他牺牲的地方便是他曾经替人修自行车的地方之一。“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能早点让妈妈住上小楼房。”柯占军的一名战友哭着说。欣慰的是,有企业许诺帮他完成这个愿望。
在柯占军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近10万群众自发买来鲜花、纸钱和爆竹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送行。而这一天,距离他结婚仅有143天。
“景洪城除了泼水节,从来没有这样的场面。”一名老人流着眼泪说。
当警察护卫着柯占军的灵柩从灵堂出来时,群众都往街道中间挤。“看一眼,就看一眼。”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母亲急切地说。维持秩序的民警流着泪恳请群众往后退一些。
……
30岁,正是旭日东升的年龄。而柯占军却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挚爱的禁毒事业,用不朽的灵魂,浇铸起一座永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