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

 
 
打印

 

    7月18日至24日,镇巴县先后遭受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灾。一时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等频繁发生,县内交通瘫痪,电力、通讯、供水全部中断,县城瞬间沦为一座孤城……
     “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以最快的速度把灾情传递出去。”
    灾情就是命令!7月24日凌晨,奔波了一夜的朱晓玲顾不上休息,曾任宣传部长的经历使她深知灾情信息传递和报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立即召开宣传工作现场会,要求新闻工作者迅速深入抗洪抢险最前沿,广泛采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抗洪救灾第一手资料。“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保证你们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把灾情传递出去。”朱晓玲对临出发的同志们说,24日、25日,我县新闻工作者兵分两路,跋山涉水,徒步至西乡、专程赴万源上报我县特大洪灾和开展抗洪抢险救灾的具体措施。截止28日零点,我县灾情先后被央视一套、四套、央视新闻频道等中省市电视台报道,新华网、凤凰网等20多家知名网站从不同角度刊载了我县抗洪救灾信息。

    “纪检监察干部,务必要做干部和群众的表率。”

    7月24日零时,暴雨洪灾导致县委机关和附近的马王庙街等低洼地带积水0.5至2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机关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接到紧急集结的命令后,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干部顾不上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不到十分钟,全部赶到机关,并立即投入到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和抢救单位重要档案资料的战斗中。天亮了,大家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办公室,刚从防汛指挥部安排完工作回到机关的朱晓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的责任让她不得不再压担子。特别强调:“我们的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务必要做干部和群众的表率。”灾情发生后,县纪委监察局先后出台5个关于抗洪救灾工作纪律规定和监督检查方案,为决策落实、抗洪抢险、灾后重建等提供了政治和纪律保证。朱晓玲带领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各部门及重灾区检查指导值班备勤、抗洪抢险、撤离安置、岗位履职情况多达20次,组织开展物价检查专项行动1次,现场监督捐款捐物10多次。她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工作18—20小时,仅仅一星期,体重竟然减了8斤!

    “来,用你的车斗把我送过去。”

    7月26日上午,在陈家滩乡特大山体滑坡地段,朱晓玲远远看见紧挨着滑坡点另一端公路外侧的一家夫妻俩,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正冒雨从屋里抢东西,情况非常危险。面对齐腰深的淤泥,她对开挖机的师傅一招手:“来,用你的车斗把我送过去。”工作人员拗不过,朱晓玲迅速爬进铲车斗,冒着大雨和不断垮塌的泥石流,硬是爬过对面去,她一把抱起门口懵懂的小孩一边对夫妻俩说:“财产重要还是人的命重要?你们不为自己也该为小孩着想吧,赶快撤离!”夫妻俩见状立即抱了两床被子撤出来。5分钟后,又一轮泥石流轰然泻下,这家人的房屋立即被埋掉大半,面对此景,一家人感激涕零,女主人拽住救命恩人的胳膊,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特大洪灾袭来之际,作为儿媳,朱晓玲同志本应在家照顾因脑出血瘫卧在床的公婆;作为女儿,她更应在第一时间回娘家安慰因滑坡而房屋受损的母亲。--其实县城很小,回一趟家只需10分钟。然而,她没有!因为,她的肩上扛着组织的重托,她的心里牵挂着太多的群众,她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文章来源:镇巴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