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不能搞“纸上谈兵”

 
 
打印

        脱贫攻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小动作,更不能“纸上谈兵”只能实打实、硬碰硬,扫帚不到,灰尘不走,功夫不到,铁棒自然不能磨成针。抓脱贫攻坚,一定要从作风上找根子,要转变作风、展示作风,用作风的威力攻坚克难。要形成暗访督查通报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要指名道姓说具体,该通报追责要毫不留情通报追责,在脱贫攻坚上决不能当老好人,顾面子,要敢于批评、敢于揭短。

  近几年,我们取得不少成绩,创造精准脱贫“五步工作法”,彰显了“延安精神”,都是首先从作风抓起的。比如省、市脱贫工作现场会在西乡县召开,在省、市县带了个好头,这些都是靠强有力的作风做保障。抓脱贫攻坚,就更应该如此,做到作风正、作风严、作风实,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抓到村(社区)、抓到户、抓到人,抓实、抓深、抓细、抓小、抓具体,使全县干部在作风过硬上标准立起来,作风严起来,实下去。

  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决不能搞“纸上谈兵”,更不能搞文山会海,要精简会议,把会议时间留给干部深入贫困村(社区)、户。像老画家戴着眼镜一笔一画地画,要下苦功夫做细活,拿出较真、敢于碰硬的狠劲儿,重点聚焦、重点扶持、一丝不苟、乘风破浪,努力向先进水平看齐。

  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准,最高标准也是准。不但识别要准,帮扶要准,退出也要准。前段时间,我们发现扶贫基础工作存在不实不准的问题,就不惜从头再来一遍,一村一户核准落实,通过仔细问、反复看,实地察、及时补漏补缺,非贫困人口被纳入扶贫对象的必须马上剔除,符合条件的必须及时纳入。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让贫困户增加收入,更要让他们转变观念,以精神脱贫为主,更要引导贫困户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千方百计激励他们“立志气、卖力气”,坚决克服纠正“宁可受穷、不愿受累”的落后观念。各级干部一定要心里装着老百姓,扶贫干部应带着感情和爱心去做扶贫工作。给贫困农民办实事,既是党的执政宗旨所在、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群众感情所在。

  只要大家树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思想,就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全县干部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就能形成西乡县脱贫攻坚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特别是发扬延安精神干事的精神状态,凭着“马上就办”的过硬作风,我们就能把没做好的纠正过来,把薄弱的环节强起来,把缺失的东西补上来,就能用更大的决心、更准确的思维、更精准的扶贫举措,打赢这场等不起、决不能输的攻坚之战,打赢这场全县困难群众期盼的福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