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陕西西安市金融办一处长因没有及时拿到轮椅就殴打值班女护士,涉事处长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并被单位停职检查。另据新浪网报道:四川省攀枝花市住建局局长违规打麻将,相关部门给予该局长留党察看二年处分,撤销其担任的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职务。
这两则看似平常不过的新闻事件,实际从深层次反映出一个问题:群众与媒体监督作用正在强化。大众媒体的监督是有别于我国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司法监督、法律监督等监督之外的一股重要监督力量,是对国家监督体系的有益补充。
群众和媒体监督能“蓬勃”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特别是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高等教育,国民学历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强,面对社会不公现象,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科技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客观上助推了这一现象的发生。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智能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强,每一个使用手机的“低头族”无时无刻不在利用手机浏览网页、拍照、发微博、刷微信。面对出现的突发新闻事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机拍照将其记录先来,放到网络上共享,可以说人人都是媒体记者,个个都是新闻热源,每个人都是“时事评论员”。
我们应看到,当下发生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侵犯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普通群众或网络媒体首先予以曝光,进而引起了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关注,对事件进行大量报道,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最终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吃瓜群众”、“朝阳群众”等热词的出现就是对这一现象蓬勃发展的“明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曾指出:在以后的反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监督的正能量,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信号,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
可以看到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职能逐渐凸显出来,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监督成为一种让受监督者不可忽视的权威信号,它就像一把高悬于公职人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醒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作为人民公仆,时刻心系人民群众,为官要清廉,“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因此,我们应当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新闻媒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执纪审查、纪律监督、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中来,及时、有效地传递我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态度,真正使纪律规定全面覆盖、四风问题无处藏、贪污受贿人人喊、核心价值正弘扬,真正实现公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