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个晚上观看了中纪委的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中纪委对纪检机关和纪检干部的一次“自曝家丑”,这部专题片不仅揭开了中纪委的神秘面纱,也将极个别纪检队伍中的“老鼠屎”曝光在全国观众的面前,中国人自古都有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中纪委此举反其道行之,不仅没有因为“家丑”受到诟病,反而因为开门反腐的坚决态度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专题片中,在镜头前忏悔、诉说心路历程走入歧途的纪检干部,有中纪委的,也有各省市纪委的,他们都曾有过奋斗的青春,优秀的履历,但是在贪欲面前,他们屈服了投降了,走了一条同纪检干部背道而驰的路,最终身陷囹圄。这些违纪违法的纪检干部身上至少有四个共同点:一是朋友圈子乱,都同商人结交。宋人许棐在《樵谈》中写道:“与奸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商人千方百计与纪检干部结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精明如商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对你献殷勤、送财物,目的再明显不过了。二是贪欲作祟,贪欲是什么?有人说贪欲一起深似海,心性稍纵溃如潮;还有人说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钱财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但是一定要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腐败分子走上贪腐之路,并不是比平常人缺生活保障,收受的钱财大多数都闲置在那里,对他们而言那些钞票只是个数字,10万与100万的区别也只是个零,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不能控制贪欲,所以见钱就想收,有利就想捞。三是在走上歧路之初都曾内心不安、恐惧,到后来无所畏忌。俗话说烦从贪中来,初次收受财物,都经历过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时间一长,发现并没有出事,于是胆子大了,胃口也更大了,变被动受贿为主动索贿了。四是违纪违法的纪检干部将执纪监督问责的权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纪检干部本应为党执纪,但是极个别纪检干部却把执纪监督问责的公权力当成为自己谋利的“私权”,在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初核、纪律审查上跑风漏气,帮助商人结交官员,甚至帮助被审查对象做假证、串供,对抗组织调查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公器私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连续三天在中央一套八点的黄金时段播出,曝光力度和影响力是空前的,很多人说,如果是手握人事、财政、项目审批权力的官员贪腐,那不奇怪,但是没想到中纪委的干部居然能贪腐上亿元,这样毫无保留的曝光,作用至少有三点:一是让群众看到党中央的反腐决心和中纪委坚持正人先正己决不允许灯下黑的姿态;二是给正在贪腐之路上行走尚未东窗事发的人敲响警钟——伸手必被捉,该收敛的收敛,能回头的尽量回头,不要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三是对守廉者的嘉奖,乐从清中出,让守廉者看到我们党对纪律、作风的要求会愈来愈严格,贪腐者一时风光,最终都会受到纪律和法律的制裁,正应了那句“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所以还是守廉好,做一个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纪检干部,才无愧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