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远笔者无需赘言,太上老君这个人物的神通广大也是人人皆知,但在小说中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仙祖却屡屡违纪,这又是为何?
让我们先来看看老君是如何违纪的: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时,太上老君用金刚圈打倒孙悟空。后来在取经途中,太上老君的青牛用这个金刚圈给唐僧师徒制造了大麻烦。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太上老君的两个烧火的仆人)用太上老君的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宝剑、芭蕉扇、幌金绳这五件至宝同样给唐僧师徒制造了大麻烦。为何老君的贴身宝贝物件能轻而易举流落凡间危害取经大业呢?这明显与太上老君的纵容分不开。为何说是老君的纵容,有原著为证:老君道“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萨道:“你有什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原著第6回)大家看到了吧,老君“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老君说“早晚最可防身”。如此贴身携带的至宝居然能不明不白的消失几天,而老君也不去寻找,直到孙悟空找上门去,老君才假惺惺地表示大惊。接下来再看孙悟空打败金角、银角二怪之后:那老祖急升玉局宝座,九霄空里伫立,叫:“孙行者,还我宝贝。”大圣起到空中道:“什么宝贝?”老君道:“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宝贝,走下界来,正无觅处,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原著第36回)看看这个能掐会算的老神仙,家里值钱的家当都丢没了,连家仆都跑了,他还“正无觅处”,谁信呢?!只是眼看着孙悟空将家仆收服了,宝贝揣在怀里要走了,这才急得现身了。也难怪悟空说:“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
由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太上老君绝对脱不了纵容之嫌。按照《党纪处分条例》第82条第2款规定:“纵容、默许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党员干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可是太上老君作为“兜率宫党组织”的负责人,纵容身边的工作人员去谋取“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的私利为什么却没有受到任何纪律处分?这就不得不说说他在仙佛界的地位。
在西游记里面,太上老君作为道教之祖,在东方仙佛界的权力排行榜上是仅次于玉皇大帝的,是精神领袖,与西方的如来佛比起来还要略高一点。在《西游记》最后一回里,有西方佛教的排名: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如来是排在第三位的。而原著第5回里写道: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老君与佛教“一把手”燃灯古佛同台做“演讲”呢,所以可看出老君拥有在东西方仙佛界的至高的地位。中国古代就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太上老君屡屡违纪却没有受到处理的原因。从根源上说,这就是权力不受监督造成的恶果。
所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识到了这种危害,于是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让不受监督的权力无处藏身”等精辟论断。接着中纪委又提出了监督执纪问责的“四种形态”将制度细化。
在《西游记》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但凡是神仙的家属、仆人或者坐骑、宠物惹了麻烦,神仙主人都会“及时”出面摆平。试想如果那时能够严格执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党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会少多少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