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现在执政党站出来要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并提出要依法执政,自己带头守法,从这个角度说,体现了决策层的魄力,人民群众也充满期待。
为什么有这么多腐败?腐败背后是特权,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把权力装到法治的笼子里,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因此从反腐的角度来说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们很多人都希望给别人多规定一些责任,给自己宽松一些的空间,但依法治国需要我们每个人来遵守规则,也是对我们每个人都带来挑战,而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干部是首位,因为领导干部手中有权力,滥用权力有时也会成为习惯,所以说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中怎样尽快转变观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国理政,是一大挑战。
近年来虽然官员们法治的思维和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有一些人口头上讲法,实际上却做与法治背道而驰的事情。可谓“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依法治国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能否依法办事、依法理政,如果领导干部无视法律、甚至违法乱纪,必然会使权大过法的观念蔓延。
所以当下法治的重点是领导干部,要把领导干部作为推行法治对象,不仅让他们知悉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约束手中权力、自觉践行依法行政。如果各级官员都带头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不行使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那必然会使全社会都牢固树立起不触碰法律红线、不逾越法律底线的观念,必然会使人治却步、法治上前。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在建设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只有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起好带头作用,正己正人、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践行依法治国的义务,才能做到“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