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严肃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规范言行,使之切实成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大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力度,坚持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从“促使全党更好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聚焦到“改进作风这个主题”,再进一步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纪委重拳反腐,一些部级甚至级别更高的官员落马,“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舞台上的奢华”、“会所中的歪风”,在正风肃纪的铁扫帚下无所遁形。反腐风暴在扭转干部作风的同时,更坚实地树立起党在人们心中的威望,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为官不易”,实质是一种权力观的错位、宗旨意识的淡薄。为官从来就不易,因为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那些想着当官就要享受厚禄、享用特权的干部,动机本身就有问题,党性更是无从谈起。为官易与不易都在于官员自身。做官是一门大学问,“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做官的学问其实就是做人的学问,要想做个好官,首先得学会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为官不易”---易与不易都应该做一个为民的好官。既为官,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为官者,既要洁身自好,又要勇于担当;既要敢作敢为,又要严于自律。
作为党的干部,当“官”必须履行好职责,担当起治理国家、回报社会的重任,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多地为百姓谋取利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给百姓谋求更大福祉、带来更多实惠,用担当精神和实际行动体现出“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