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打印

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工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村改居社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搞房地产开发、厂房租赁等,资金、资产、资源数量不断增大,社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社区监管面临繁重新情况。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大型社区由多个村居合并而成,“三资”存量和资金运作规模大,增加了监管难度。由于社区类型不断增多,主要有传统街坊社区、单位公房社区、商品房社区、棚改回迁社区和村改居社区5种,呈多种类型交叉分布、混合居住特点。文化层次、经济条件差异较大的群体生活在一起,给社区管理带来新挑战。

近年来,由于新型社区的“三资”存量和资金运作规模大增大,居民对共同利益关注度高,社区信访问题凸显。在经济实力雄厚的社区,居民对集体“三资”的使用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十分关注,“三资”管理不规范、不透明成为引发群众上访、影响基层稳定的重要因素。

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尚未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有的基层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认为社区工作以服务为主,干部权微事小、贪污腐败机会少,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的单位只在上级来督促检查时“临时抱佛脚”,规章制度上墙,宣传教育上栏,检查一结束,就束之高阁。

监督制约机制尚未健全,制度落实力度不够。有些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现有制度的内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有的社区党组织权力过于集中,大事小事都由书记说了算,缺乏有效制约。一些社区虽然建立了居务监督委员会,但并没发挥好监督作用。

社区纪检组织不够健全,纪检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目前,有些地方还未建立社区纪检组织。有的虽然建立了纪检组织,但职责定位不清晰。社区纪检干部一般身兼数职,有的还是聘任的,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心不强。

社区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比较突出,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社区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三个趋势:一是涉案领域相对集中。特别是村改居社区,集体土地征用、旧城改造、拆迁安置等活动涉及大量资金、物资,为某些社区干部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作案方式独来独往。近年来社区案件多是社区一把手绕过街道和社区“两委”,自己个人操作谋利。三是“小官大贪”时有发生。

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措施

健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体系。街道党政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有关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社区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第一责任人,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信息综合反馈机制,定期分析研究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整体工作。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组织、驻地单位党组织和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落实有关工作任务。

健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一是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推行居民会议、居民代表大会、社区重大事项居民听证、社区重大事项票决等制度。二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1+5”社区民主管理运行机制。“1”是每月5日召开群众“民主议事日”活动,“5”是指建立“公推直选、大事票决、要务提案、工作质询、民主评议”五项制度,促进了社区民主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各项公开制度,推行社区干部廉洁承诺、向居民和党员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经济责任审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发挥居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

健全社区纪检组织。目前社区纪检组织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成立社区纪委。社区经党员代表大会差额选举,成立了社区纪委,设书记、委员。二是设立社区专职纪检工作小组。各社区普遍成立了2至3人的社区纪检组,在街道纪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其成员的管理、任免均由街道纪工委负责。三是设立社区专职纪检干部。应进一步总结完善这三种模式,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社区纪检组织。

健全社区“三资”监管机制。加强社区“三资”监管,保障居民切身利益,是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将社区经济合同、账目全部纳入街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对村(居)“三资”实施信息化监管。从长远看,解决“三资”管理难题,关键是进行股权改革,即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推行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新型社区经济组织,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社区“两委”组织中剥离,实现“政经”分离。在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有能达到群众满意的双赢目标。

健全社区居民监督干部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的监督,社区是一条重要监督渠道。领导干部生活在社区,是不是廉洁,社区群众看得很清楚。如设立社区监督联系卡、社区活动记录卡、社区表现反馈卡“三卡”,要求党员干部带着联系卡到社区报到,社区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并定期把反馈卡寄给党员干部所在单位。要总结推广这些经验做法,通过在社区公布党员干部姓名、设立监督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组织考察进社区、干部任前公示到社区、评先评优进社区等措施,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行为的监督。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应强化监督结果运用,高度重视从社区收集到的干部问题信息,提高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推进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创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丰富廉政文化载体,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将廉政文化融入社区文化、渗透到社区活动之中。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优势互补、合力共建社区廉政文化新路子,借助社会各界力量,整合廉政文化资源,形成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合力。

严肃查办社区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社区内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违反政治纪律和失职渎职的案件,尤其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及时查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注重利用典型案件,为社区开展警示教育提供鲜活的反面教材,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