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防止两种倾向解决五个问题

 
 
打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做为基层纪检干部,笔者认为要使该活动取得实效,要切实防止两种倾向,认真解决五个问题。

忌敷衍塞责、一阵风“这些年搞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性教育”等党内教育活动太多了。这次也好搞,隔三岔五的到村上走一走,找干部谈一谈,开几个会,记录,补点资料。自己人微言轻,也办不成个啥大事,管好自己,走到、说到、了解到就好,能不能解决、该如何解决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虽然这种观点可能是个案,也要引起重视,避免把工作做成形式主义

贪大求洋、瞎糊弄。办不成大事不要紧,群众的发展需求有大有小,要防止“为了完成任务而办事”,对一些短期内不具备实施条件的群众发展需求,往往急于盲目承诺,虽然表面上是尊重民意,但无力落实的结果更会失信于民。

着力帮助解决基层干部思维僵化问题。近年来,各地着力培养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年轻人进入了党员队伍,但普遍存在整体年龄偏大班子结构不尽优化,凭经验处事、按要求做事较为突出,主动谋发展的意愿不强,接收新事物、处理新矛盾的能力不足的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有观点、有想法是与时俱进的前提。要在持续解放思路上下功夫,出主意,想办法,教方法,谋发展,在思想上要跟上中央政策的节拍,跟上党委、政府的思维。

着力帮助解决基层组织理性团结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团结,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大局,团结才能和谐。作为党员干部,团结就是当干部的首要素质。只有团结和谐,才能够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一条心、一个调、一股劲,把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由于班子成员分管工作不同,个人性格、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似,但只要把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把为老百姓谋福祉作为事业发展的标准,真正认识到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效益、出人才,就会主动维护班子团结,就能真正实现和谐共事、共谋发展。基层党员应把维护团结作为一种境界来修为,自觉摒弃个人私心杂念和名缰利锁困扰,以豁达大度的胸怀化解矛盾,容人共事,自觉做到大气做人,坦荡做事,谦虚谨慎,尊重礼让.

着力引导基层组织凝聚民心问题。民心有着巨大的无形力量。它是载舟之水、和谐之源、稳定之基、执政之本,是社会活动中决定成败、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日,杨河镇西玉村村一条1000多米长的水泥路正在改造,“村民非常支持,有的还主动把影响工程建设的自留地给腾出来。”村民小组长余兴国说:“这条水泥路的改造经过“村务票决,由村民参与决定村级事务更得民心,工作开展起来自然顺利得多”。实行村级重大事项票决制,是杨河镇对农村基层组织议事制度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以往,一些重大村务决策、财务支出等存在一些问题,群众满意度不高。今年4月,杨河镇在双厂村举行全村级事项村民代表票决制现场推进会,村务票决制推广工作由此开始。目前,杨河镇已实现票决制的全覆盖。村务决策由“暗”到“明”、由“村官”说了算到由村民说了算的转变,既消除了村民的猜疑,又消除了村干部的顾虑,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与监督的权利,凝聚了人心.

着力帮助解决发展方式问题。目前,大多基层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只是县镇的项目带动进行推动。这种方式固然可行,但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化解一时困难,不能使之形成长远的发展活力。特别是农业县镇,要想发展经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亟需开拓发展渠道,通过“党员双评议”召集党员、群众集思广益、发动人力资源,共谋百姓福祉。可以通过本村乡里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提供资金、介绍企业、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也可以通过鼓励本村有能力的村民自己创业,建立农村茶叶、生猪、烤烟合作社,发展经济,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本村、本镇产业致富。“只有把一种项目做大,才能成为一项产业。只有把产业做大,才有大企业来投资。”即:授于鱼于渔的问题。

着力解决调查研究转化问题。“转变作风,求真务实”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要在走访调查、明了下情的基础上,转变管理理念,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促进科学决策。要率先垂范,模范遵守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监督班子成员、身边的人认真践行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其身正不令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