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尚精神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近年来,南郑县检察院始终坚持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和途径,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搭建载体平台,创新工作方式,开展促廉活动,发挥出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示范、熏陶、导向作用,营造出“廉洁奋进、文明快乐”的工作氛围,促进了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既提高了我院队伍建设水平,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强化领导,高点定位树品牌
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我院坚持“文化育院”的工作理念,高点定位、长远谋划、提出了把廉政文化打造成我院工作品牌的工作设想。不断强化领导,完善措施,健全机制,真抓实干,确保了廉政文化建设的高效推进。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统一思想认识是先导,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自2011年以来,我院党组就以建设“全市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为契机,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品牌创建的突破口,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常议常抓,常抓不懈。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检察长任组长亲自抓,纪检组长具体抓,办公室、政工科、业务科室抓落实的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廉政文化氛围。
扎实推进,措施到位。结合我院工作际,研究制定了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分解了工作夯实了工作责任。院领导带头讲廉政、上党课、每月召开一次廉政工作会议,定期研究部署,不断加强领导。坚持借鉴吸收和自我创新相结合,既立足本院实际,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又坚持眼睛向外,虚心学习借鉴外来先进经验,拓宽思路。
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基础,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奖惩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述职述廉等规定,全部建立了干警执法廉政档案,进一步营造了靠制度规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监督的良好氛围。
搭建平台,“以文化人”润心田
文化需要载体,载体需要平台,为了全方位的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出廉政文化的教育、引导、示范作用,我院把良好的平台建设放在廉政文化建设的首位,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倡导廉风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的让全院干警接受了廉政教育,增添了和谐音符,收到了“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联系我县知名画家和文艺工作者,用一百多幅古今中外关于廉政的名言典故,构建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廉政文化走廊;订制了200多幅有清新淡雅、意境深远的廉政书画作品,装饰了全院的办公场所,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二楼大厅的东壁,建设了融汇有东西方法制精髓的“法文化墙”,以古希腊正义女神忒弥斯、清官海瑞、名臣包拯为主题人物,凸显了法治精神,彰显文化魅力。
建设廉政文化宣传平台。在我院网站上开通“廉政文化”专版,实行专人负责,动态更新。定期将廉政建设的经典文章、先进经验、优秀做法作以集中推介,并鼓励干警们上网浏览学习,抒发见解。积极推行“检务公开”、“阳光检察”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二楼大厅内安置了大尺寸LED显示屏和触摸式信息平台,滚动显示检务公开、廉政名言警句格言,形成廉政文化共享互动、耳濡目染的良好氛围。
倡导廉洁从检的文化风尚。积极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开办了廉政餐厅,提倡节俭之风,杜绝奢侈浪费。倡导廉洁风尚,追求俭朴作风,强调从点滴小事开始厉行节约,减少浪费。在后院设立“廉石”,潜移默化,提醒全体干警廉洁自律,牢记宗旨。在互联网上开通检察微博,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并认真回应群众关切。先后购置了8000余册图书,建设了干警图书室;投资近6万元,建设了健身房、棋艺室、书画室以及功能新颖的灯光篮球、羽毛球场和干警沙龙等文化基础设施;经常性开展棋类、书画、摄影、健身、体育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营造了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
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倡廉洁
为了全面发挥出廉政文化的教育、引导、熏陶、凝聚、辐射作用,让廉政文化不仅“入目、入耳”,而且“入脑、入心”,我院以生动形式,特新颖的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促廉活动,有效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焕发出廉政文化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教育倡廉,增强廉政文化的凝聚力。通过集中学习、上党课、廉政征文、心得交流、组织讨论等形式,寓教于学,寓教于思,着力加强廉政教育。以“南郑检察干警论坛”为载体,开展读书论道活动,以一本好书,一份体验交流着真切的人生体验,做到学有所获、获有所悟、悟有所感、感有所为;开展“执法为民”的演讲赛、庆“七一”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以公正、为民的执法意识弘扬着南郑县检察人的赤子之心;同时,还以记万字笔记,写千字心得,读一本好书,讲一点体会以及专题讲座、集中研讨、撰写征文、邀请群众代表进行评议等多种形式,促进全院干警牢记忠诚本色,牢记为民为宗旨,牢记清廉操守。
大力宣廉,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大力开展检察宣传活动,让党风廉政教育从传统走向传媒,不断拓展舆论宣传阵地,切实做到报纸上有文、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网络上有言,努力形成廉政教育的多层次、立体式的宣教格局。以《南郑检察官》和《汉中检察》南郑专刊为载体,集中反映我院廉政文化建设情况,并向社会各界积极推介,有效扩大了社会影响;积极组织干警参与检察宣传调研工作,把我院的廉政文化建设成就进行广泛宣传,经常和兄弟单位进行廉政互访,相互学习借鉴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做法,形成了“以宣廉带动促廉”的好办法。同时,结合争先创优活动,通过“公诉人辩论赛”、“读书悟道征文”、“检察微故事”、“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评优树模,树立典范,以身边的人和事来弘扬廉政文化,宣传廉政精神。
红色引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以红色文化引领廉政文化,充分挖掘优秀的历史传统,不断丰富廉政文化的内涵。开展红色经典读书活动,定期组织全体干警观看红色经典电影和警示教育片,不断强化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组织全院干警瞻仰川陕革命纪念馆、红二十五军司令部,进行检察官宣誓,缅怀革命先烈功德,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发扬历史传统,弘扬检察精神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建成了院史陈列室和荣誉室,编撰了《南郑县检察院检察志》,展示了我院六十年的沧桑历史。并以饱满的热情,自己的语言、生动的事例、鲜活的人物展示了检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激发全院干警的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宿感。
快乐助廉,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坚持“文化育检、快乐生活”的理念,将廉政教育和文艺活动相结合,让廉政文化与文学结伴、与艺术为伍,促使廉政文化建设从外在走向内在、从学习走向参与,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过举办廉政文化书画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灵活多样地开展廉政教育,让干警在轻松愉悦中荡涤心灵、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倡导有益身心的“八小时外”生活休闲方式,成立了书画、摄影、文艺、球类、棋类等六个文化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摄影比赛、读书沙龙、健身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兴趣活动,不仅愉悦了干警生活,又提升了队伍廉洁形象。
以廉兴检,强化队伍促发展
“廉”为“政”服务,“政”因“廉”长存,廉政文化实现了刚性制度和柔性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廉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经过廉政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影响,我院把廉政教育成果逐步内化为干警的自身素质,外化为队伍的自觉行动,从而有力推动了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形象的进一步提升,为我院各项检察工作创先争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队伍建设上台阶。通过廉政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使广大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廉政教育,于悄然无声中增强了抵制腐败的能力,营造出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了我院干警素质和队伍形象。在近三年来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我院的评议中,队伍素质高、形象佳的意见稳居在90%以上,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三年来共有8人荣立三等功,2人荣立二等功,57人(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稳定保持了八年来无任何干警被举报投诉的良好记录。
检察工作争一流。在廉政文化的感召下,我院干警人心思廉、人心思干的喜人局面,干好工作、创出亮点的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效能显著提升。在2012年度全市检察机关十四项业务工作对口考核中一举夺得了6项第一,7项第二,1项第三的优异成绩。连续七年蝉联 “全市先进检察院”、 “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单位”,尤其是在2012年度全省政法机关满意度测评中,我院排名一举跃升至全省第25位,创下了近年来历史新高。
品牌创建弄潮头。廉政文化建设也为我院品牌工作的创建注入活力,以其鲜明的廉政意识、警示意义为我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工作动力。一年来共对67个重点办案岗位排查出岗位职责风险点189个,制定岗位风险防控措施189条,建立风险处置办法7种,全面夯实了风险防控管理的工作基础,受到了省、市纪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介绍,获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赞誉。廉政文化建设也为我院的检察文化品牌创建提供了重要支撑,既丰富了检察文化的内涵,又增添了检察文化的载体平台,使我院检察文化品牌建设亮点频处,流光溢彩,现已经成为南郑检察一道亮丽的“名片”。廉政文化建设也有力促进了我院的业务工作品牌创建,反贪工作在六月底率先在全市完成全年办案任务,反渎工作现已完成全年立案任务的75%。民行工作连续多年来办案数量和质量名列全市首位,今年以来,又在实施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的条件下,成功提抗了我市唯一一例抗诉案件,打开了民行工作新局面。公诉工作注重未检工作创新,成立了未成年人办案小组,推行“专业化办案、感化式教育”的工作方式,并依托“检调对接”积极开展工作,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侦查监督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联合公安机关制定了《关于加强逮捕必要性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积极开展危害民生刑事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有力拓展了侦监工作新渠道。控申工作在救助刑事被害人方面做出了新成绩,联合县民政局和财政局,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制定了《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实施半大》,为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市检察院纪检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