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各项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是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形势下,很多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推进防腐拒变和强化预防治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难点和问题。
一、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成因
(一)“现管”的腐败成为企业管理的难点。绝大部分“现管”在本职岗位上埋头苦干,勤奋耕耘,甘当无名英雄,应当充分肯定。但是,也有不少“现管”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工作无所用心,得过且过,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甚至利用手中直接掌握的权力以权谋私。因此,在抓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切不可忽略“现管”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有“现管”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现管”是领导信的过、群众威信高、办事能力强的人。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腐朽思想随时会侵蚀一些同志的肌体,从而掉下不可自拨的泥坑。
(二)“现用”的腐败成为影响营销决策的关键。“现用”是指关键设备及备品备件及材料的具体使用者。“现用”的腐败类似于医疗腐败中医生与药品供应商的勾肩搭背情况。企业中设备、备品备件、材料供应商与一些岗位的职工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是给了好处极具夸张,唯是独家产品好用;二是不给好处,罗列控状之能,行动上表现为消极怠工;三是能修复的不修,大多是破坏性拆除等等,致使企业成本增大。
(三)商业贿赂的秘密性导致查处难度大。商业贿赂行为主要是暗箱操作,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贿赂过程往往十分隐秘,基本上都是行受贿双方“一对一”进行,表现形式十分复杂,致使商业贿赂案件较难被发现,一般需要知情人举报。商业贿赂的形成,主要是商业贿赂行为当事人双方都是腐败行为的受益者,在藏匿和销毁证据、逃避调查方面往往形成攻守同盟,导致调查处理难度大。同时,由于相关规定过于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往往造成在实践中对某种行为是否构成商业贿赂存在不同的认识,认定较难。
(四)国有股存在的企业中,在监督执行党纪国法方面较难。监督部门监管乏力。一些企业的党委、纪检监察、工会组织等提出,对上级的监督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往往监督滞后,同级不便监督不愿监督,下级不能监督;加之新旧体制转换,新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没完全形成,监督流于形式,做不到有效监督。原因主要是:监督机构的监督力量不集中。目前,企业虽有监事会、职代会、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组织机构,尽管这些部门依据职责从不同角度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由于缺乏整体联动工作机制,使这些监督机构未形成整体合力。
二、党风廉政建设中难点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引导工作,着力提升队伍政治思想素质。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强廉政意识。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作为“带好队伍强班子”的条件和组织保证,端正学风,把政治理论学习,廉政纪律教育和普法教育作为党政理论学习及各级党组织的重要学习内容及时结合当前工作和思想动态提出要求。二是勤上廉政课、常敲警示钟。经常性地抓好党纪条规和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示警,使干部职工从中受到教育。三是抓住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教育,坚持在查中警示,用现实进行教育。四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的从政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一是健全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机制。二是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明确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责任追究情形,把廉政责任细化分解到部门。三是领导带头自律树形象、作表率。坚持述职述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作有威信有号召力。四是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到人。始终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总体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条款进行细化量化。
(三)不断创新,强化源头防腐。一是对重点职能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堵住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漏洞。二是认真开展监察,在大宗原燃料采购、基建工程和备品备件招投标、产品销售等方面全程参与、过程监控、重点监察,促进源头治腐。三是坚持建设工程招投标,严格执行招标投标规定,正规渠道公开向社会招标,严格按规定签订工程承包廉政责任书。四是创新巩固廉政制度的方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四)重视加强纪检监察人员自身建设。一是纪检监察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法规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和解决问题,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养成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为职工作出表率,在职工中树立威信。(略钢秦岭总公司党委 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