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组织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

 
 
打印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由过去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格局,发展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其中,在社会建设中,作为新生事物的社区组织不断发展及服务功能的健全完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始越来越重视从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着手,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认为,如将反腐倡廉工作与当前社区组织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必将会开创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深入开展的崭新格局。理由如下:第一,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各项环节中,符合社区组织的功能定位。社区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党和人民政权的基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大局是社区组织的重要使命,因此,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理应是社区组织的重要功能之一。第二,把反腐倡廉工作触角介入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符合反腐倡廉工作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而反腐倡廉工作要得到更加深入的开展,必然要充分利用社区建设这一新型载体。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社区建设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社区组织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神经末梢,对人民群众关于公平正义的期待,感受会更加强烈。在社区建设中切实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本文认为,在社区建设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应分别从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及日常教育入手,加强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具体论述如下:

一、通过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把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活动纳入社区组织的日常监督管理范围,打通反腐倡廉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

我国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是纵向的管理体制,每个党员干部一般只隶属于一个支部,支部上面是总支,总支上面是基层和地方各级党委直至中央。这种管理体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各级各类干部的教育监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社会组织不断涌现,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原有的干部管理体制已多少有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需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变革。本文认为,为维护干部管理体制的连续性和一贯性,避免出现一改就乱的后果,应坚持以纵向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的体制,同时也要适当加强社区组织对干部的日常监管这一横向管理模式,把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活动纳入社区组织的监管范围,让党组织及时掌握各级干部在原单位之外参与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消费活动,这对于抵制腐败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本文认为应建立两项基本制度:

(一)社区监督员制度。社区监督员应从既具有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又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居民中推选产生,并由社区予以任命。其职责是监督其所在区域或楼栋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日常活动,必要时他们可与其他社区监督员进行沟通联系,以知晓党员干部在外地的活动情况。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出入高消费场所、请客送礼、公物私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社区监督员有义务在第一时间向社区组织汇报有关情况,社区组织再通过组织程序向党员干部所在党组织通报有关情况。对工作卓有成效的社区监督员,有关组织应予以相应物质奖励并采取措施保护他们不被个别领导干部打击报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社区居民评议制度。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日常作风如何,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党员干部作风正,对待群众和蔼可亲,有求必应,则其腐化变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相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作风差,在群众面前颐指气使,对群众的困苦视而不见,对群众的抱怨充耳不闻,则他想保持清廉的品质恐怕也不容易。建立社区居民评议制度,定期组织群众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实事求是地肯定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良习气及恶劣作风及时进行批评指正,促使党员干部扬善抑恶,对评议结果要及时通报党员干部所在党组织,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奖惩依据,这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由社区组织开展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的日常教育工作,建立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

如前所述,基于现行干部管理体制,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工作主要是由其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承担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各类组织尤其是企业类型的经济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会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的好坏,而对诸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这类的政工工作,多多少少有些冲淡,即便是那些坚持开展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有的也已经是流于形式,对干部没有多少吸引力,成效不大。本文认为,由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所在的社区组织充分调动丰富的社区资源,坚持开展相应的富有吸引力的干部教育活动,必将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使他们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远离腐败滋生的思想土壤,成为今后企业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社区是一个大家庭,不同的成员之间理应互助互爱。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低收入阶层的居民依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社区能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让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困难居民提供政策指引、技术帮扶等服务,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让党员干部在亲身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自身的党性意识,自觉远离腐化堕落的思想侵蚀。

二是开展义务劳动等公益服务活动。由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开展楼道清洁、植树栽花等义务劳动,动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为贫困山区的群众捐款捐物,通过这些公益服务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党员干部潜移默化地转变自己的作风,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思想境界。

三是针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近亲属开展防腐拒贿的专题教育。社区可利用平时走街窜户的时机向党员干部的配偶、子女及被其赡养的老人宣传反腐倡廉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导他们当好“贤内助”、“廉内助”,主动帮助和带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远离贪腐之念,净化清廉正派之心。

四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反腐倡廉文化活动。通过防腐拒变题材的诗歌朗诵、文艺小品表演、书法艺术作品展示,使反腐倡廉的工作在社区家喻户晓,在全社区形成反腐拒腐、清廉正派、干净做人的浩然正气,使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当前,全党全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关于反腐倡廉的相关制度建设,把反腐倡廉工作逐步融入社区建设,使防腐拒变与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共同开展,相互促进,必将成为今后反腐倡廉工作开展的一大引人关注的亮点。

 

                                               (略钢纪委   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