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官员”为何堕落——福建省平和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腐败窝案剖析

 
 
打印

  2013年7月,福建省平和县纪委监察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向本县危房户收取的危房鉴定费被该局“内鬼”瓜分,从而中饱私囊。接到举报后,平和县纪委监察局、县检察院组成专案组,从收取管理鉴定费的该局工程股股长朱镇荣入手进行调查,历经多方取证,查出了该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曾丰玉、建筑工程股股长朱镇荣、县建筑设计院院长曾明辉等3人的违纪违法事实。

  2014年5月20日,曾丰玉、朱镇荣、曾明辉,因犯贪污罪、受贿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11年、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三人均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剖析曾丰玉等一干自诩为“技术型官员”的违纪违法行为,分析他们从违纪滑向违法的原因,发人深省,警醒后人。

  案件特点

  化公为私,手段隐蔽。2010年2月,曾丰玉以购买茶叶支出为由,指使曾明辉将3万元汇至该县某餐饮公司账户,曾将该款取出后据为己有。曾还利用手中权力,要求开发商的建安险到他指定的保险公司购买,从中收受保险公司15%的回扣,敛财10多万元。2003年至2012年间,曾丰玉与朱镇荣利用工程施工许可、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等职务之便,共同收受5名房地产开发商送来的款项30.5万元。

  沆瀣一气,贪得无厌。自2003年至2008年期间,时任县建设局副局长、县危房建设工程结构安全鉴定小组组长的曾丰玉指使朱镇荣对全县的危房进行鉴定并收取费用,之后采取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方式,把收取上来的3.35万元私分,曾丰玉、朱镇荣、曾明辉分别分得4900元、4650元、2200元。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曾丰玉又再次利用职权,与承包建筑设计院并任院长的曾明辉以及朱镇荣合谋,以“结构质量咨询费”的名义,虚开用餐发票冲抵等手段,将4.8万元的鉴定费私分;曾丰玉、朱镇荣、曾明辉各分得1.2万元,其他人分得1.2万元。

  索要钱物,性质恶劣。2011年1月,曾丰玉先后伙同朱镇荣,以“建设局购买公务车”为由,向两家房地产公司共计索要20多万元;之后,曾丰玉、朱镇荣将这两家房地产公司送来的20多万元合谋侵吞。作为建筑工程股股长的朱镇荣,竟然将手中的权力利用到极致:2006年至2012年利用建筑市场监管、审批开工许可、工程验收等职务之便,17次收受监管对象送来的现金和购物卡,共计人民币7.25万元。

  胆大包天,目无法纪。三人都是领导干部,分管或担任建设、规划、设计等部门主要职务。他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却毫无敬畏之心,目无法纪,贪得无厌,不仅频频“笑纳”监管对象送上门的“小意思”,甚至多次指使或合谋,共同贪污、受贿金额高达70多万元,从违纪沦落为违法。其中,曾丰玉贪污、受贿31.24万元,朱镇荣贪污、受贿32.365万元,曾明辉贪污、受贿1.42万元。

  发案原因

  究其发案原因,固然有其主客观因素,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自身。

  法纪观念淡薄。身为领导干部,平时在建设系统组织的政治学习和廉政建设学习中,都是应付了事,属于“左耳进右耳出”,什么政治纪律、党纪法规、道德约束,都被抛至脑后;在屡次的贪腐过程中,毫无负罪感。

  监督手段缺失。缺乏对“技术型干部”的有效监督方式和手段,是未能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规划建设这个腐败高发、多发的领域,个别领导缺乏强化监督的意识,教育方式蜻蜓点水,走走过场,浅尝辄止,尤其缺乏监督的方式和手段。曾丰玉、朱镇荣、曾明辉,认为自己是搞专业的,自身的业务精、过得硬,在规划建设领域他们就是“权威专家”、“技术型官员”,说的话就是“政策”,产生了“没人能监督”、“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没啥”等念头。

  逐利之心膨胀。由于长期把守在“有权有势”的岗位,游刃于开发建设之中,那些动辄成千上万开销、穿金戴银的阔绰,引诱着这些逐臭者,他们眼红、情愿做金钱的奴隶。曾丰玉在任上单独或共同贪污、受贿次数多达15次;朱镇荣单独或共同贪污、受贿近20次。群众对此议论纷纷,指责这一伙人贪得无厌。

  对策建议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定要把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落实到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中,践行“三严三实”;不然,一旦“总开关”出了问题,“潘多拉之盒”就随之开启,腐败问题就会高发多发。正如曾丰玉所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淡薄了信念,玩心重,认钱不认人,是他贪腐堕落的重要原因。

  风险防控,强化对关键岗位的监督。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可是这个领域防控与制约腐败却鲜有力度强、发力准、监督到位的手段与方式,基本上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纸老虎”。因此,一定要在审核审批、开工建设、工程验收等重要部位、关键节点形成监督体系,制定廉政风险排查和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朱镇荣一语道破天机:“在建设审批、施工监管等环节基本上都是我们说了算,就是拿到班子会议上议,其他人也不懂其中的‘子丑寅卯’……”如此一来,“不发生腐败才怪”,群众如此感叹。

  转岗轮岗,防止“技术型官员”狂妄自大、拒绝监督。技术型官员发生腐败,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是权威”“我说了算”。因此,要对处于关键岗位的技术型官员,实施转岗轮岗制度,进行岗位调整,不要让其把持一个岗位太久,以此切断利益输送的链条。

  以案说纪,用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一败败一窝,一挖挖一串,是这起腐败窝案的特点之一。”该县纪委办案人员说。将身边的违纪违法事实,采取现身说纪、以案说法等方式,警示和提醒后人,以此强化敬畏党纪国法的心理,使不敢贪成为一道“警戒线”。所以,用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不失为一个以儆效尤的好方式。(平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