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聚焦巡视整改 强化警示教育

 
 
打印

今年以来,镇巴县纪委监委持续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在全县20个镇(办)组织开展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鉴开展“以案促改”暨警示教育活动。

一是学习“一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要求各镇(办)首先从自身存在和查办的案件入手,进行分析解读和对照检查,充分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为进一步增强警示教育的穿透力和提高党员干部的鉴别力,规定可从中、省、市、县各级纪检监察网站上,选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切实做到“选好典型、强化震慑、夯实效果”。

二是上好“一堂”廉政警示教育党课。各镇(办)纪委书记在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方面,通过切实担当起“监督责任”、主动“靠前战斗”,认真筹备廉政警示教育党课,将上好“一堂”党课作为推动此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内容上突出“理论的高度、实践的温度、教育的深度”,为“以案促改”和警示教育效果的长效发挥,提供具体支撑和思想指导。

三是开展“一次”现场通报。为进一步强化此次“以案促改”工作的警示教育效果,各镇(办)围绕今年以来辖区内发生和查办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和案件,及时通报曝光。并深入案件发生的村组,采取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会议等形式,进行现场通报,力求警示教育效果、社会效果、整治效果得到最大发挥。

四是开展“一次”分析讨论。为实现“警示教育入脑入心,巡视整改入丝入扣”,各镇(办)在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的过程中,主动拓展形式、提高要求,在依托“主题党日+”等载体的基础上,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重点围绕“以案促改”和警示教育等内容,始终坚持“以案促改”主旨方向和“警示教育”目标意义,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交流讨论,深刻剖析自身问题、及时纠偏苗头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