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纪委监委:“三明确”确保“三个专项整治”见实效

 
 
打印

为进一步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果,净化党风政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按照市委办公室印发的《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安排》和《关于强化有效措施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镇巴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三个专项整治”,助力追赶超越,建设“五个镇巴”。

明确整治内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的突出问题,聚焦扶贫脱贫、生态环保、污染防治、扫黑除恶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违规收送礼金聚焦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包括“红包”、礼品、消费卡、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等财物);借年节假期、办理婚丧喜庆等事宜之机,收受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金;纵容、默许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利用领导干部职务上的影响收受礼金;向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金;通过微信、支付宝等违规收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金等方面问题。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政治聚焦违规公款购买、违规收受赠送、违规占为己有、由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违规参与经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问题,对领导干部、职能部门、机关企业和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纪律教育,

明确整改重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具体问题,立说立行、限期整改对普遍性、深层次问题,要开展专项治理,健全制度机制,每年年底前向上级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和纪工委)报告当年集中整治工作情况和次年整治问题清单。违规收受礼金的方面问题线索,坚持“收送一起查”。违规收送礼金方面,对不主动清退、拒不纠正的,从严惩处;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坚决按“越往后执纪越严”的要求,严查快处,绝不姑息迁就,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方面,县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扎牢制度笼子,斩断用公款送礼的资金渠道,切实推动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标本兼治。

明确保障措施。坚持领导带头,各级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带头排查班子和个人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结合年度民主生活会等有关会议,公开对组织作出自觉接受监督、决不违规收送礼金的承诺,做到以上促下、以上率下。坚持重要节点区别对待,对年节假期等重要节点、婚丧喜庆等个人事项采取事前提醒、随机抽查、情况说明等措施,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婚丧嫁娶等事宜“一书双报告”制度,强化日常监督。畅通问题线索移送渠道,县纪委监委紧盯“三个专项整治”推进情况,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只喊口号等的现象,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警示震慑。县纪委监委将“三个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元旦春节期间纠正“四风”的重要内容,上下联动、同向发力,采取留痕倒查、实地蹲点、异地交叉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对“零上缴”“零查处”的镇(办)和部门,要重点关注、加强督察,并向县纪委作出说明。对工作安排不力、停滞不前、进展缓慢,有案不查、瞒案不报甚至袒护包庇的,进行约谈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