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护航脱贫攻坚

 
 
打印

“兴隆镇黄河村原村委会主任白桂书漏报计生奖扶对象,给群众造成不可逆损失达33600元,镇巴县纪委给予白桂书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这是镇巴县纪委监委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镇巴县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精准执纪、严肃问责,为脱贫攻坚扫清障碍、保驾护航。1-9月,全县扶贫领域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2人,实施诫勉谈话36人。

该县纪委监委在全县181个村(社区)统一挂牌公布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信、访、电、网”举报方式,设立投诉意见箱200余个充分发挥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并成立10个工作组,深入村(居)一线开展扶贫领域公开大接访,现场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为群众排疑解惑。同时,完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移送、分办机制,督促扶贫、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对监督检查、行业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甄别并移送县纪委监委,对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及时分办,做到件件有调查、事事有结果。

据悉,该县还结合“激情、干净、超越”作风建设和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进村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多轮次明察暗访,重点对扶贫责任落实、通报反馈问题整改、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干部纪律作风等进行监督检查。近日,县纪委监委抽调三个督查组对44个贫困村的扶贫“四支队伍”纪律作风情况进行了暗访检查,发出通报1期,督促整改问题19个,进一步压实了责任,传导了压力。

专项治理中,该县剑指扶贫领域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雁过拔毛以及扶贫责任落实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进行提级办理。县纪委监委从群众举报、检查发现、职能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中,选择23件情节严重、较为典型的进行直查直办,确保问题线索有效处置。

同时,把公开曝光典型问题作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环节,对13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推进曝光向常态化转变,警示向基层延伸,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在此基础上,该县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警示教育活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90余场次,深刻剖析发生在本县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充分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知止生畏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