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巴县纪委在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动作”的同时,瞄准镇村廉政建设的突出问题,调整思路、细化措施做好“自选动作”,主动“下沉一级”倾听群众心声、严肃问题查处、做好源头预防。
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里话”。一是深入群众听民声。县纪委通过实现三个结合。即,作风建设季度考评和明察暗访相结合、纪检干部入户扶贫和问题线索挖掘相结合,群众上访和干部下访相结合,主动走访、倾听群众诉求,建立民情收集和廉情专报制度;二是深入基层察民情。为进一步织密织牢廉政监督网,县纪委选定部分镇办,试点推行“廉情监督员制度”。要求相关镇(办)纪委选派10名廉情监督员深入基层,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举报线索;
挽起袖子,打好执纪“组合拳”。一是正风肃纪解民忧。县纪委以落实“三个助力”为抓手,充分发挥办案协作区的职能作用,持续正风肃纪,严肃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基层“微腐败”问题,切实践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共查侵害群众利益类违纪问题 79 案 91 人。二是通报曝光强震慑。为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警示教育效果,县、镇两级纪委一方面,定期开展作风建设、惠民政策落实、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的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案件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强烈信号;三是约谈谈话常运用。针对问题集中、反复出现的村、部门,要求镇(办)纪委加大对支部书记、负责人进行约谈谈话力度,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强化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的整治。
甩开膀子,延伸廉政“防控线”。县纪委在充分发挥网站、微信、电视台、彩信四大纪检宣传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要求镇(办)纪委利用村务公示栏、广播、微信朋友圈等宣传阵地和新媒介,进一步放大宣传效果、强化线索收集、构建廉洁氛围;同时,针对镇、村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工作主要接触对象等特点,分门别类进行典型案例教育,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和采用违纪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既警醒自己又教育他人,深入推进廉洁氛围往最基层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