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盘“大棋”,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确保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和扶贫人员安全?今年以来,镇巴县纪委在深入学习中省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要求、下基层多方调研、研判不同节点监督执纪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四抓四促两落实”的工作思路。
抓警示教育,早打预防针。及时通报曝光和深刻剖析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通过参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线;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门户网站、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发通知、下禁令,倡廉洁、送祝福,强化警示提醒;抓住“关键少数”,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廉政谈话制度,以考促学,警钟长鸣,绷紧廉洁之弦。
抓监督检查,消除侥幸心。针对扶贫领域干部纪律、工作落实、压力传导等问题,组建专门检查组,不定时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强力推进“两个责任”双签双述制度、精准扶贫工作问责、权责清单运行工作问责等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排查,阻断腐败问题源头,消除干部侥幸心。
抓执纪审查,对症开良方。完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方案,将每种形态归纳为若干类表现情形,每种表现情形确定为多种实施方式,对落实过程中的相应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严格规定,划定“四种形态”各自“边界”,解决执纪干部的认识盲区;制定党员干部约谈办法,强化第一种形态运用,实行干部约谈双向倒逼“包干到户”,明确对各级干部“谁来谈”,约谈对象出现问题,对当事人和负责约谈领导双重追责,确保“谈的好”;将“触角”延伸到村组,系统摸排问题线索,主动排查问题源;组建协作区,定期走访调研,在执纪审查中形成合力、抓出实效,强化督查督办和快查快办,对重大问题线索及时请示,联合“会诊”。
抓巡视巡察,整改求实效。对照中省巡视整改清单,认真开展清理“会诊”,把提升扶贫领域执纪监督问责的政治站位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及时开展县级巡察,将涉及“八个一批”产业扶贫单位作为首选,有针对性地对领导班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视程度、资金分配、项目实施等工作进行重点巡察,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扶贫领域领导政治站位高、方式方法多、工作措施明、工作成效大。
以“纪律黄页”促部门规矩意识提升。制作“纪律黄页”,管好部门,提醒干部挺纪在前,认真执行扶贫领域各项政策规定。县直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立足单位实际,将工作开展过程中易发生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梳理归类,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权责清单、单行法律法规及其处分办法,将党员干部应受到的党政纪处分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处分条例》等一一对应,制作成本部门本行业的“纪律黄页”,为党员干部树立起纪律红线和规矩底线。
以“温馨提示卡”促镇(办)脱贫攻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的解决。推行“惠民政策温馨提示卡”制度,管好镇(办),解决脱贫攻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在全县20个镇(办)推行“惠民政策温馨提示卡”制度,将农户应享受的扶贫惠农资金类别、标准、金额等信息,以及联村干部姓名、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监督电话印制在一张卡片上发给农户,让农户对自己所享受的惠农政策、能领取的惠农资金一目了然,遇到困难,不出家门,只要按卡找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民政、社保、计生等方面的服务。
以“望闻问切”四诊法促村组扶贫领域微腐败的根治。实行“望闻问切”四诊法,管好村组,诊治群众身边“微腐败”。针对基层扶贫领域问题隐形、变异、反复的特点,探索实行“望闻问切”四诊疗法,诊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切实,解决扶贫领域“疑难杂症”。“望诊”:对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廉政培训、廉政谈话和述廉述责,紧盯关键环节,抓早抓小,防患未然。“闻诊”:公开脱贫攻坚举报电话和地址、开通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运用述廉巡察、干部作风督导、舆情监管等,广听民意,虚心纳谏。问诊:成立办案协作区,定期调研走访,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切诊:定期召开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分析会,分析研判,筛选线索、分类处置。
以“明察暗访轮岗制”促扶贫领域干部作风新常态。成立督导组,以一个月为一次轮回,采取明察暗访、入户调研、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扶贫领域常态化明察暗访。让全县干部感到“天天都有暗访组”的压力,树立脱贫攻坚工作“不为就无位、乱为就问责”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全面落实“两个责任”:通过“四抓”“四促”,全面贯彻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新要求,突出工作导向,突出工作重点,突出宣传教育、突出过程监督、突出执纪审查,突出制度框定,倒逼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倒逼各纪检监察干部助力脱贫攻坚战“监督责任”全面落实,确保贫困对象识别精准,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人员安全,确保贫困对象按时按标准脱贫。
目前,全县20个镇(办)和183个村(社区)已经张贴信访举报指南2000余份,设立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举报宣传牌215块;梳理扶贫领域廉政风险点179个,召开会议进行了提醒交办;成立5个扶贫专项资金检查小组,先后3次对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8个,转立案3件;受理扶贫脱贫领域群众线索举报83件,运用第一种形态59件,转立案24件46人,给予党政记处分46人,其中实施失职失责“双问责”10人;全县消除了镇办脱贫攻坚问责“零查处”,实现了脱贫攻坚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