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纪委以“工匠精神”强化执纪审理工作

 
 
打印

今年以来,镇巴县纪委认真学习贯彻《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执纪审理工作始终,认真履行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职能,着力提升案件审理质效。

以认真专注的工匠精神苦练“内功”。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县纪委审理室建立了“一周一篇目、一月一小结”的集体学习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由分管领导、审理人员参加的专题学习会议,每月末由分管领导对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学习内容涵盖审理业务的方方面面,重点加强对《刑法》以及反渎、反贪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前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积蓄“能量”;学习形式以室主任领学、交流心得、开设微课堂、案例剖析、特邀公检法业务骨干授课等为主,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保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把“质量关”。县纪委始终把审理质量放在第一位,加强审核把关,确保每个案件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材料审核细致入微,对错误事实发生的全过程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真实和充分、程序是否合规等进行逐一审核、反复推敲。定性量纪精准恰当,像优秀的木匠弹好每一条“墨线”一样,准确把握定性处理与违纪数额、违纪后果、对待组织审查态度等情节的相互关系,确保每个案件都准确认定违纪性质,恰当予以处理。处分执行及时到位,完善党政纪处分决定执行联席会议,加强与组织、人社、司法等机关的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与及时传达,适时开展“回头望”,对处分决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追责。文书格式体现特色,进一步规范审理文书,下发《审理模拟卷》以供参考,在表述上由法律语言,转向用纪言纪语描述违纪行为,充分体现纪律审查特色。上半年,县纪委审理自办案件1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9人,自办案件“零申诉”,取得了较好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

以不懈探索的工匠精神打造“品牌”。该县纪委创新业务指导模式,深入落实案件协审制度。建立审理工作交流微信群,及时发布最新的执纪审理要求,积极为镇(办)、部门答疑解惑,通过模拟卷参考、面对面指导、考核办法督促,激发基层纪委工作活力,提升基层案件审理质量。上半年协审案件72件,向立案的镇(办)、部门提出补充调查意见5件次,改变量纪建议20件,修改处分文稿33篇。该县致力于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通过定期对受处分人员进行回访教育,帮助他们认识错误,防止破罐破摔。永乐镇纪委创新建立回访违纪党员送温暖制度,通过思想转化激励、产业发展扶持、生活困难救助等方式,帮助受处分人员实现自身转化,真正发挥纪委治病救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