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巴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践创新,认真总结“廉政诊所”巡诊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大巡诊监督力度,真正让“廉政诊所”发挥应有的监督约束作用。
一是强化警示教育,做好“体检”,早打预防针。及时通报曝光和剖析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精准扶贫脱贫领域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通过参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看守所探监等方式,积极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筑牢拒腐防线;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门户网站、电视台、手机短信发通知、下禁令、倡廉洁,强化警示提醒;抓住“关键少数”,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廉政谈话制度,以考促廉。
二是运用四种形态,办好“门诊”,消除侥幸心。进一步完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方案,将每种形态归纳为若干类表现情形,每种表现情形确定为多种实施方式,对落实过程中的相应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严格规定,划定“四种形态”各自“边界”,解决执纪干部的认识盲区;强化第一种形态运用,制定党员干部约谈办法,自上而下构建“大约谈”工作格局,突出责任导向、问题导向、舆论导向,做深做细做实约谈工作。实行干部约谈双向倒逼“包干到户”,明确对各级干部“谁来谈”,约谈对象出现问题,对当事人和负责约谈领导双重追责,确保“谈的好”,遏制党风廉洁苗头问题;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强力推进“两个责任”双签双述制度、干部作风建设明察暗访轮岗制度、精准扶贫工作问责、权责清单运行工作问责等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排查,阻断腐败问题源头。
三是整合力量,联合“会诊”,猛药去沉疴。抽调财政、发改、扶贫、审计等专业人员,成立专项检查组,深入全县20个镇(办)对精准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进行系统摸排,将信访和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延伸至基层;将全县20个镇(办)划分为5个办案协作区,办案协作领导小组定期走访调研,加强协作沟通,形成执纪审查合力;认真执行监督执纪工作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规定,对重大问题线索及时请示汇报,实行联合“会诊”。
四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化“锻炼”,增强免疫力。组织各镇(办)纪委书记、各部门纪检组长、纪检专干集中学习中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使全县纪检干部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精准把握《准则》《条例》,抓牢思想政治建设。开展案件集中评查,统筹推行交叉调查机制,印制《案件初核模拟卷》《案件调查模拟卷》《案件审理模拟卷》,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诠释,答疑解惑,保证基层纪检干部能尽快熟悉流程、掌握标准、准确应用;建立执纪审查各个环节的权责清单,严防以案谋私、跑风漏气等行为。推行纪检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谈心谈话、工作汇报制度,每年度报告个人事项,每季度谈心谈话,每月汇报工作,全面掌握全县纪检干部思想工作动态,完善内控机制,抓实队伍廉洁建设。围绕“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全县所有纪检干部向所在支部立军令状,并向县纪委报备,建立台账定期督查销号。要求全体纪检干部主动服务于全县追赶超越大局,通过监督检查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执纪问责营造良好环境。
截至目前,全县共“会诊”问题线索193件,初核了结90件,立案审查103件,其中实施第一形态人数168件,第二种形态90件,第三种形态11件,第四种形态2件。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