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民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补助提标扩面的加快,财政惠民资金规模不断扩大,管好用好惠民资金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镇巴县为确保惠民资金安全及时准确发放到群众手上,将惠民资金的发放、监管作为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工作来抓,多措并举,不断加强惠民资金监管。
上下联动明责任。推行惠民资金“一卡通”发放,明确县财政、民政、农业、林业等部门、镇(街道办)、村(社区)各自职责,认真研究惠民资金发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剖析问题根源,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做到县级部门、镇(街道办)、村(社区)上下联动,统筹协作。
政策公开严审核。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镇(街道办)审核、县级审批发放的程序,做好惠民资金补助对象确定工作;建立补助对象信息表和惠民资金发放公示制度,全过程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资金发放定办法。惠民补助资金实行“镇(街道办)管理农户信息、项目主管部门审核、财政直接支付资金、金融机构代理发放”的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镇巴县惠民资金发放及监督管理办法》,镇、街道办结合实情制定具体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惠民资金发放渠道,确保补惠民补助资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业务素质抓培训。针对工作人员变动、新进人员政策把握不准、业务技能不熟等问题,专题召开惠民资金信息“一卡通”系统发放管理工作的录入人员、基础信息管理人员、县级相关部门审核人员等参加的财政支农惠农业务培训会,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确保惠民资金规范管理,阳光运行。
资金安全重监管。严格实行惠民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定期对惠民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注重“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等弱势群体惠民资金的监管发放,坚决查处虚报冒领、随意克扣、拖欠发放以及在发放过程中向享受对象索要“回扣”、“手续费”等侵害群众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党和国家惠民资金政策落到实处,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