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茬实招润民心——镇巴县抓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侧记

 
 
打印


镇巴县将绩效考核与“转作风、提效能,守纪律、促发展”有机结合,创新纪律作风建设宣传教育模式、创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设为主体和监督两个责任共同推进机制、创新干部纪律作风建设“三级督查”及轮岗督查制度、创新为民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机制,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党员干部挺纪在前、激情做事,为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2015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五个翻番”目标得以实现,各项增速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上升了12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建设与保护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重学习强教育  筑牢“防火墙”

“纪律作风建设是老生常谈了,我们为什么仍然要讲?就是为了让大家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真到了触底线、越红线,组织要处理的时候,说这个就晚了,所以我们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在镇巴县交通局宣讲干部作风建设的该县第六轮干部作风专题宣讲第九宣讲组组长龚明全语重心长的说。

今年以来,该县创新宣传模式,新建全县纪委书记工作群、“廉洁镇巴”微信公众号等交流平台,强化“一个准则、两个条例”的学习和认识,层层加压,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自律。成立了纪律作风宣讲组,分片区、定时定效,在全县巡回开展作风建设专题讲座,使全县干部作风真正达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编发《镇巴县作风建设制度汇编》、开展全县干部作风建设知识测试、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分层次举办科级干部及村“三委”培训班,强化学习教育,狠抓纪律养成。坚持“凡提必考、必谈”,对新任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和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通过全覆盖、立体式宣传教育,使全县干部挺纪在前意识入心入脑。全年累计开展作风建设专题讲座160余场次,18000余人接受教育;开展封闭式集中教育培训和办案一线以案代训,培训纪检干部200余人次。

严监督实考核  执纪“全覆盖”

“今年搞的网上举报平台特别好,对哪个领导或干部的工作不满意,老百姓可以直接在网上提意见,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事儿。”62岁的退休老干部李奶奶指着电脑上的县纪委网站竖起了大拇指。

该县纪委率先在全市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设为主体和监督两个责任共同推进,将主体责任细化为16项,监督责任细化为13项,实现职责量化;出台《镇巴县落实两个责任问责办法》,落实两个责任“主责运行、清单管理、保障落实、考评问责和奖惩激励”五项新机制,理顺执纪体制。加快“三转”步伐,完善派驻机构“统派直管”和办案协作区制度,增设农业、宣教、非公3个系统纪委,新划分出5个办案协作区。对照省委巡视组提出的意见建议细化出6大类44个具体整改措施,列出清单,划定责任,集中整改。

今年,该县纪委全面落实了领导包抓联动机制,创新推行单位自查、专项督查、效能问责的“三级督查”及干部纪律作风建设督查轮岗制度,形成了月初晒单、月中跟单、月底清单、定期销号的立体式纪律作风建设工作模式。邀请县特邀监察员按不低于15%的比例,在工程项目库中随机抽取备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设立了干部作风监督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网上举报平台,建成了“直通车”举报监督网络,让普通群众参与监督,实现干部作风建设全程监控。

同时,该县修订了《镇巴县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推行党政“一把手”作风建设及工作绩效“三公开”(公开承诺、公开监督、公开述职)考核制度;对职能部门具有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的“职权”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焦点”科室、具有重要服务性质的“窗口”实行“双考核”(群众评议考核及纪委考核)制度;严格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评手册”工作日志考核办法,让党员干部每天工作都有“事”可考、有“量”可核、有“绩”可估、有“效”可评,广大干部纪律观念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转作风提效能 惠民“零距离”

“过去办事不知道该进哪个门,现在好了,哪个窗口是办什么的、要经过哪些环节、多长时间能办完,只要抬头一看全部都清楚了。”刚刚从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好医疗保险的兴隆镇庙坝村村民老何高兴地说。

“十二五”期间,该县创新推行“三集中三到位”(部门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大厅集中、审批事项网上办理集中,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制度,已有12家单位、18名工作人员、238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印制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对251项权力量身定制《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指南》,累计清理审批权104项,承接上级下放行政许可审批35项;清理、精简县级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62项,并严格10个工作日内落实到位制度。

该县率先在全市开展部门行政审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全面实现行政审批“一事一地限时办结”。建成“1+20+183”县、镇、村便民服务网络,完善了“五长”(所长、站长、院长、校长、村长)一线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和监督制约机制,持续开展“晒业绩、看作为、争一流”活动,推行挂牌上岗、干部去向公示、民情日记、党建指导员等制度,坚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落实“八项规定”, 扫除“四风”顽疾,转变党政作风。推广“便民服务温馨提示卡”制度、“便民服务连心卡”制度和“惠民政策报备”制度,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切实将纪律作风建设成果转化成身体力行、实实在在地为民行动上来,积极有效解决惠民政策梗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