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纪委聚焦主业主责狠抓监督责任落实

 
 
打印


今年以来,镇巴县纪委在市纪委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要求,进一步强化监督主责意识,积极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三转”,主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

明晰责任,狠抓任务落实。一是以落实责任为重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半年来,县纪委先后5次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为促进“两个责任”全面落实,将县委主体责任细化为16项,纪委监督责任细化为13项,实现职责量化。推行考责问效,将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纳入年终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坚持追责从严,对履责不到位的,严格按“一案双查”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二是严肃政治纪律和规矩,切实加强党内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今年以来,对56名拟受表彰的先进个人、98个拟受表彰的先进集体按程序进行廉政鉴定,其中建议调整单位4个,人员1名。组织任前廉政法规考试3次,60人参加考试,2人因任前廉政法规考试成绩不合格被暂缓提拔。对162名拟提拔或交流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严格实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6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就婚丧嫁娶事宜向县纪委进行备案。三是进一步加快县纪委“三转”步伐,夯实工作基础。将纪委(监察局)参加的议事协调机构由69个降为9个,不再参加与纪检监察业务无关的任何活动。

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半年来,县纪委先后6次对本县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执行情况、上级党委、政府、纪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选人用人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和纠正“四风”、执行财经纪律、工作纪律、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2个,问责1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件3案3人。查处干部违反工作纪律10案10人,先后5次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进一步强化了警示教育。二是严肃执纪问责。出台《纪检监察机关实名举报办法和信访举报人保护、奖励暂行办法》、开通12388举报电话,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半年来,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信访举报112件。其中检举控告类信件103件,线索处置7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57%。初核了结4件,立案73件。党政纪处分73人,党纪处分57人,政纪处分17人,双重处分1人,科级干部4人,挽回经济损失34.9万元。

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作风建设。一是建立作风建设明察暗访轮岗制。抽调各派驻纪检组长、纪(工)委书记、纪检监察员组成12个干部作风临时督导组, 半个月为一个周期,实行轮岗制,对全县各镇、部门和单位进行不间断、无缝隙明察暗访,重点对人员在岗、工作运行,为民服务窗口工作等情况进行督查。截止目前,发现问题18个,全县通报4次,责令限期整改15件次,立案处理10案10人。二是在县直部门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动态预警制度、建立工程项目随机抽查监督机制。三是开展作风建设知识测试。按照一般干部、领导干部、窗口单位三个类别,对全县机关单位干部进行作风建设知识测试。四是基层便民举措创新不断。渔渡镇建立的“温馨提示卡”、泾洋街道办建立的“便民服务连心卡”,巴庙镇建立的“村务公开报备制度”有效解决服务群众“肠梗阻”。

加强学习宣传,廉政教育常态化。组织全县各级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统一征订学习材料200余本,为县级领导和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配备学习资料,并按要求集中开展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对县纪委监察局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扩容改版,开辟我要举报、曝光台、在线调查等专题窗口,开办两个责任、干部作风建设、聚焦主业主责、加强自身建设等四个专栏,积极宣传我县党风廉政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将网站建设成信息发布、监督举报、交流互动、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开通廉政手机报,截至目前向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发送4期,2200余条(次),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纪委机关实行轮值讲课制度,锻造开口能讲、动笔能写、下基层能指导、走出去能办案的“四能”纪检干部。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邀请市纪委、市网信办及委局机关有关同志就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案件审理、新媒体运用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市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全县上下尊廉、尚廉、崇廉浓厚氛围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