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落实“两个责任”特色亮点凸显

 
 
打印

今年以来,镇巴县委、县纪委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抓手,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工作亮点凸显。

一、以“四责”为抓手,促进“两个责任”全面落实。科学定责。将党委主体责任细化为16项,纪委监督责任细化为13项,与全县19个镇、1个街道办、79个部门签订“两个责任”书,实现职责量化;督促履责。将年度工作划分到每个月,实行台账制管理,督促按月落实;认真考责。县委将两个责任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由县纪委采取平时督查、半年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单独进行。严肃追责。在全市率先出台《落实两个责任问责办法》,对落实不力的20种情况予以问责。上半年,县委成立4个工作组,对“两个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问题6个,督促纠正6条,又及时召开推进会,将上半年作风建设、案件审查、“两个责任”落实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通报,工作滞后的2个部门(镇)进行了表态发言

二、建立作风建设明察暗访轮岗制,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两周为一个轮值周期,抽调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任组长,组长单位纪检干部为成员,成立临时督导检查组,负责全县干部作风建设的督导检查。各督导组在轮值周内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检查验收,并将发现的问题线索向县纪委进行移交,由县纪委按程序处置。上半年,共完成四轮督导检查,发现问题18个,限期整改15个,点名曝光3次,立案查处10案10人。

三、建立工程项目随机抽查监督机制,加大项目监督检查力度。邀请县特邀监察员按不低于15%的比例,在工程项目库中随机抽取备查项目,县纪委成立工作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问情况、看现场”等方式,重点对已抽取项目的立项决策、环境评价、规划审批及执行、土地使用、安全管理、招投标、资金拨付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一般性问题限期整改,对违纪违规问题严肃查处,最后形成分析报告。上半年,随机抽查了59个进行了检查,共发现问题31个,提出整改措施16条,发出整改建议书20份,转立案2件。

四、推行“两卡一报备”制度,解决服务群众“肠梗阻”。泾洋街道办推行便民服务连心卡制度,居民人手“一卡”,有什么困难,甚至不出家门,只要按卡找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民政事务、劳动保障、计划生育、信访司法、治安警务、劳务输出等方面的服务。渔渡镇推行“惠民政策温馨提示卡”制度,将农户应享受各项惠农资金按类别、标准、数量、金额等信息,制成卡片发给农户,让农户对自己所享受的惠农政策一目了然。“两张卡片”的推行,有效解决了惠民政策梗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巴庙镇推行“村务公开报备”制度,建立村务公开台帐,各村在村务公开的同时要将村务公开内容报镇政府备案管理,强化村务公开监督管理。“两卡一报备”试点后将在全县进行推广。

五、加快“三转”步伐,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县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解决纪检监察改革工作,对县纪委党风室和监督检查室进行合并,新设立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室、案件管理室、纪检监察二室;在辖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7个一类、二类镇以及街道办事处设立专职纪委书记或副书记。先后投入近100万元,为县镇纪委、纪检组配备了办案设备,在县纪委建立了两个标准化谈话室,继续坚持办案协作区、主办人和办案绿色通道等制度;投入120万元,在县委党校建立了廉政教育基地。通过走出去学、邀请专家开设“班城讲堂”和机关干部制作PPT周例会讲业务等方式,以训促学,着力锻造开口能讲、动笔能写、下基层能指导、走出去能办案的“四能”纪检监察干部。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