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行政服务中心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打造一流行政服务平台

 
 
打印

镇巴县行政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按照“一门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一、抓学习强化素质。每周利用业务空闲时段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集中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认真学习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知识和文件,掌握时政要闻,提升政治素养;重点学习各级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文件,剖析具体案例,从中汲取教训,警示教育,规范自身行为。各工作人员结合自身承办业务工作,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熟悉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二、抓管理提升效能。一是完善规章制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要求,先后制定完善了中心运行管理办法及指纹考勤、请假、着装、档案、印章、收费、限时办结、监察投诉、责任追究等28项工作制度,严格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工作纪律,加强日常巡查,落实了管理人员值班。对窗口人员在纪律、服务效率和态度等方面执行不到位的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通过技术手段对窗口人员电脑上网进行过滤和限制,与工作无关网站予以屏蔽,大厅无聊天、网上购物、打游戏等现象,在上级多次督查暗访中反馈良好。同时,通过视、音频监控系统对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服务点进行实时监督,确保了工作纪律、作风和效率的提升。定期将中心工作情况及问题予以通报,督促整改不足,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审批业务监督。各管理人员对各部门审批业务做到情况清、底子明,熟练运用审批软件,对存在问题的,适时发出指令予以警示纠正,杜绝审批过程中违规现象。以门口设置意见箱,窗口设置服务评价器,对外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随时接受社会各届的监督和评价。四是严格考核奖惩。出台了考核办法,进驻部门及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工作纪律、服务质效等列为考核内容,与各进驻部门年度考核和窗口人员评先评优相挂钩,严格兑现,确保了工作实效。

三、抓服务树立形象。中心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精心打造一流服务大厅,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一是大厅布局、标识、便民服务册、网上查询、群众休息处等设置齐全,运作规范有序,环境优美舒适,群众一目了然。二是加强对窗口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政策法规、礼仪知识等的培训,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好、精神面貌佳、着装规范统一、服务热情礼貌,使办事群众在大厅内充分感受到了“服务型政府、高效廉洁政府”的氛围。三是扎实推行三级联网办公。通过不断探索,将县政务大厅、各镇设立的便民服务中心及社区(村)便民服务点有效的联系起来,将信息平台下延到各镇、社区(村)群众只需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村)便民服务点进行业务申请,县政务大厅即刻就可审批、反馈情况,在全市率先做到县、镇、社区(村)三级联网办公。实现让信息跑,不让群众跑,群众办事更便捷也减少了费用四是结合我县最新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和工作实际,适时对审批项目科学调整和优化,将群众关注多、办理频的业务和相关部门进驻大厅,确保无缝隙、高效服务。

县行政服务中心始终将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做为工作的主线,简化了办事程序,规范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做到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的亮点工程、勤政廉政的阳光工程和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实现了削部门的权、去部门的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今年以来,县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办件20416件,累计办结事项20394件,正常办结率100%,提前办结20378件,提前办结率99.97%,日均办件达140余件,各项统计数据均处于全市前列。兄弟县区多次到我县交流取经,中心先后被市、县电视台及汉中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