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镇建立党内激励关怀与风险预警评估相结合机制,加强村级反腐倡廉建设

 
 
打印

    近年来,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很多强农惠农政策,各项惠农资金数额巨大,惠及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但在兑现各项惠农资金过程中,个别村级党员干部不按原则办事,优亲厚友,随意调整、克扣惠农资金,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存在的问题,青水镇通过调研,建立了党内激励关怀与风险预警评估相结合机制,筑牢村级反腐“防火墙”,加强了村级反腐倡廉建设。

一、注重政治激励,做到政治上多关怀常警示

对优秀的村级党员干部,在物质上给予激励的同时,注重给予精神鼓励。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积极宣传其先进事迹,报道其成功经验,使其觉得头上有光环,脸上有光彩。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做到预防在前。设置意见箱、群众举报电话,欢迎群众来信来电来访举报村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对反映个别村干部在执行低保、五保、高龄补贴、养老保险等国家惠农政策中投机取巧,优亲厚友,谎报、瞒报,贪污等行为,镇纪委及时进行初步核实。对不实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举报人,澄清事实,消除对村干部、党员的误会。对查实不够立案的责成当事人清退违法违纪存折和现金,对其进行警示训诫谈话,纠正村干部的错误思想观念,帮助树立大局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情节严重的,予以立案查处,绝不姑息。通过专项检查,镇纪委及时追缴了村干部套取的国家惠农资金0.5万元,对当事人给予了党纪处分,严明了法纪,警示提醒了村级党员干部。

二、强化思想引导,做到组织上常激励常分析

思想激励不仅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鼓舞,更是对他们的有效鞭策。通过组织上的关爱激励,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自觉增强与其职务相称的思想素养和能力素质,把个人的思想定位在履行好组织赋予的职责上。通过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综合考核等程序,把党员干部的工作成绩明明白白地放在组织桌面上,评出优劣,比出高低,使优有所奖,劣有所罚,达到奖先鞭后,激励鼓舞的效果。帮助党员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对待成绩和不足,取得成绩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分析不足内化动力。

三、保护切身利益,做到生活上多关心多帮扶

今年,镇党委多方筹措资金3万余元建立了党员帮扶奖励温暖基金,定期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温暖基金和生活必需品,同时邀请县上科技人员来镇开展魔芋、核桃、白山羊等种养殖产业培训,为困难党员和群众送技术,增收致富。组织领导、干部对困难党员进行家访,与党员交心谈心,引导党员强化宗旨观念,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该给群众兑现的国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及时兑现到位,违反国家惠农政策的必须坚持原则一律不予办理,更不弄虚作假、优亲厚友、中饱私囊。实施联户帮扶,镇领导干部、村干部每人联系一户低收入户,定期深入联系点,进行调查研究,听民意、疏民怨、解民难,与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研究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村级解决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为困难党员送温暖。

四、提高工资待遇,激发村级党员干部工作激情

一是全面提高村(社区)干部工资。将村干部工资提高后村支书、主任工资标准从年均5185元提高到每年人均1.1万元。其中70%基础工资按月打卡直发,其余30%为绩效工资纳入目标考核,年终一次兑现;专职村文书按支书或主任的80%计算;从201371日起执行。二是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在原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00元,提高后,连续任职1520年的每人每年补贴600元,连续任职2129年的每人每年补贴700元,连续任职30年以上的每人每年补贴800元。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在职村支书、村主任采用新农保险种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最低标准为800元,县财政每年每人补助500元。四是进一步落实村办公经费。村办公经费实行定额包干,村级办公经费每村每年6000元。村干部待遇的提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有效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更为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共镇巴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