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巴县切实做到“四到位”,全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成效初显。
组织领导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充实了人员。全县98个单位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了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保证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目标,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核。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精心部署,全面推进,明确了责任,分解了任务,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部署120余次。县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关于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汇报,对工作安排部署、措施制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县纪委、监察局先后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工作,为全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推行起到了促进和指导作用。
排查风险到位。一是全面清理职权,规范工作职责。全县各级各部门分别结合各自工作特点,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领导班子成员、科室(站所)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直接承办人在内的所有岗位进行了全员清理,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尤其是针对掌握财务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职能的部门进行重点清查。按照职务岗位、业务岗位、内部管理岗位重新规范了岗位职责,对每个工作环节加以修定完善,共完善岗位职责1135项。在全面清理权力项目的基础上,又以内容合法、形式简洁、操作简便为标准,以规范运行、提升效能为目标,绘制完善了权力运行流程图653个,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环节谁来办、怎么办、什么时间办等事项,促使权力更加明晰、流程更加优化、监督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规范。二是全面查找风险,构建防控网络。本着全员查找、全面查找的原则,在认真分析所有岗位及权力行使所有环节中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或影响工作绩效风险点的基础上,针对领导岗位,重点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通过“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互相查、民主评”五步法查找风险,最终排查出2500余个廉政风险点,其中岗位职责风险点1250个,业务流程风险点700余个,机制制度风险点400余个,外部环境风险点150余个;一级风险点500余个,二级风险点800余个,三级风险点1200余个,保证了廉政风险的查全、查深、查透、查准。三是编制风险目录,规范建立台账。在排查出廉政风险,确定好风险等级的基础上,全县各级各部门都编制了规范的廉政风险目录,建立了廉政风险台账,对岗位职责、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责任人员都进行了明确记载。全县共编制廉政风险目录123个,签订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承诺书4500余份。
防控措施到位。为了提高防控措施的操作性,全县98个部门建立了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处置及廉政风险考核评估机制,确保了各项措施能够更好执行。截止目前,全县共制定防控措施5400余条(个)。在此基础上,各镇、各部门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对原有的制度规定进行了完善充实,对存在漏洞的环节建立了相关制度,共制定完善制度1600余个。
监控执行到位。为确保风险防控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制定完善制度,对关键岗位实施动态监管,有效处置,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为着力解决少数部门单位和机关中层干部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对待群众冷横硬,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我县于9月份开始,在县政府25个组成部门及2个直属事业单位中的科室负责人开展群众评议科长活动,并根据评议结果进行科长轮岗、竞争上岗,进一步加强了关键岗位风险防控。县、镇、村便民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室已全部建成,三级联网机制正稳步实施。其中,县政务服务大厅电子监察系统已投入使用,继续推行群众满意度按键评议工作。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扎实推进,今年共有24名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其中,县级领导1人,科级领导23人。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工程建设环境专项治理工作自9月份以来,纪检、检察、公安三条战线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县纪委查处1件,给予党纪处分1人,县公安局查处2起扰乱工程施工环境的案件,对涉案的4人分别给予刑事拘留2人,行政处罚2人。对全县愈演愈烈的办酒风进行专项治理,效果初步显现。继续实施警示训诫制度,共对13人实施了警示训诫。 (镇巴县纪委 贾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