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镇巴县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增长,在保工资、保津贴、保民生硬任务和保证公共支出的前提下,重点支持三农、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支出,统筹安排其他各类预算支出,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阶层对厉行节约的共识。厉行节约是立党执政之本,也贯穿财政工作的始终,省、市厉行节约工作会议之后,该县对厉行节约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全县上下所有机关单位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层层发动,营造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办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和编印简报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电视等载体有效地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开展厉行节约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措施、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通过大造舆论声势,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按照镇巴县《党政机关落实厉行节约工作要求任务分工》的安排,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严格落实责任分工,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要求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以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任组长,财政局和监察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政府办、审计、发改、城建负责人为成员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要求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任务指标及工作措施。
三是深入财政改革。一是强化部门预算。从2006年起推行部门预算编制,2010年部门预算扩大到19个部门112个单位。一个部门一本预算。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其他收入全部列入预算管理。在保证人员经费足额预算不留缺口的前提下,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我县率先在全市推行了财政预算“二上二下”后,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执行制度,同时实行各级财政决算向县人大报告制度,强化了预算约束力。二是积极推行非税收入征缴方式改革。从今年3月份开始推行了“单位开单,财政开票,银行收款,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建立非税收入成本核算机制和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激励机制,制定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和《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核定办法》等制度,非税收入管理逐步规范。三是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2010年县直教育单位和城区学校10个单位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年底前将所有预算单位分两批退出会计集中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目前第一批退出集中核算的57个扩面单位已正式上线运行。第二批单位正有序进行。
四是部门联动,强化“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从检查情况看,全县没有发现“小金库”。五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做到应采尽采,节资效果明显。加强单位小资产管理,做到物有登记,用有记录,去向明白。
四是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公务用车配置标准、数量限额、资金来源和购置审批程序等,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车辆编制由县政府审定下达。严把公务车辆购置审批手续,实行一车一卡一档管理,所有车辆通过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杜绝了超标购车、违规使用资金等不正之风。深入开展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共清理核实公务用车377辆。目前正在对单位转让、处置、自行报废、超编、超标的车辆进行处理。
五是规范公务接待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全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公务接待坚持节俭、务实、高效原则,在接待中杜绝奢侈浪费,县内公务接待一律吃工作餐,接待上级要热情大方,体现地方特色。严格执行午间禁酒规定,凡国家公职人员除接待上级客人外,在工作日执行午间一律不准饮酒,对上级的接待活动中明确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2010年全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与2009年同比下降15%。2011年全县部门预算安排“三公经费”的具体构成为:公务接待经费475万元;公务用车经费98万元。
六是严控会议差旅等一般运转性支出。一是严格控制各种会议经费,对会议的规格、规模、结算方式、接待标准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会议开支标准,提倡多会合一, 县直部门及乡镇具备条件的人员实行走会,不安排食宿, 会议材料应尽量简短精练,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县政府信息办正在积极探索开视频会议,此举将在节约时间和经费方面更显特点。二是严格修订了差旅管理办法,由于镇巴与省市中心城市较远,行政运行成本高,我们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力控制和压缩公款差旅支出,公差旅费支出基本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实行公务人员出差汉中实行定点接待制度。三是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降低水、电等支出,2009年至2011年各级党政机关用电、用水指标在上年基础上分别降低了16%。四是强化预算约束。近几年来,由于受财力限制,我县一直未安排干部公款出国(境)活动。
七是加强基础建设管理。建立了政府债务统计制度,对新增债务进行预警和检测,有效控制政府债务的恶性膨胀。加大基层政权建设支持力度,支持乡镇实施了机关危房改造、澡堂及机关食堂建设,“廉政灶”成效显现。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台了《镇巴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试行办法》、《镇巴县基本建设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管理措施,从制度建设、预算管理、资金拨付流程、项目资金的决算、日常财务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逐步形成了基本建设资金的源头监控、过程监管、跟踪问效的监管体系。
八是严格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节支措施落实到位。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压缩、降低、削减和控制的项目逐项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坚决纠正;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典型案件予以曝光,通过狠抓厉行节约工作,切实降低了政务成本,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九是进一步规范单位支出行为。从源头管理,严控指标使用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加强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费用支出审批制度,充分调动了各部门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监督检查,在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中,把各单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落实公务接待标准等作为重点内容,加强对各单位落实厉行节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将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涂立洲 蒲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