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开展“六个一当好六大员”千名干部下基层送温暖促和谐活动

 
 
打印

    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赵乐际关于认真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指示,巩固和拓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中创先争优,镇巴决定2011年一季度,在县、乡镇党员干部中“开展六个一当好六大员”为主要内容的“千名干部下基层送温暖促和谐”主题活动,切实做到情况在基层掌握、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稳定在基层巩固、作风在基层转变、科学发展在基层体现,真正达到惠民政策大宣传、矛盾纠纷大化解、干部作风大转变、农民收入大增长、科学发展上水平、群众得享大实惠目标。

    一、对象范围

    全县县级领导干部;县委、政府各部门,省市驻镇单位及县直各单位党员干部;乡镇党员干部。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六个一活动,真正做到群众长期得实惠

    1、开展一次惠民政策大宣讲。党员干部下基层向广大群众开展好以《激情工作法》、《镇巴县惠民政策大盘点》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励志、感恩两项教育活动。尤其要开展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及县“十二五”规划的宣讲,当好义务宣传员,让中央精神和省市县委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激发群众的热情,为实现“十二五”顺利开局,推进绿色能源镇巴、生态人文镇巴、富裕和谐镇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开展一次民情大走访。要相信和尊重群众、贴近和依靠群众,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中继续认真开展以了解下情、关心下属、工作下沉,管理上水平、工作上台阶为主要内容的 “三下两上”活动。开展以找问题、找差距、找对策,促进班子有力、队伍有为、基层基础稳定、人际关系和谐,促进经济社会适度快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找两促进”活动。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3、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化解。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继续开展好以 “进学校、进村组、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户,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排查矛盾纠纷、重点人员和安全隐患”为主要内容的“五进三问三排查”活动,细致排查矛盾纠纷和各种不稳定因素,特别要对安全事故、灾后重建、城市拆迁、社会治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隐患等方面问题进行重点排查、防范和化解。继续扎实开展“平安镇巴”创建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二五”开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开展一次慰问送温暖。农村、社区重点面向敬老院、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长期在条件艰苦地方工作的基层干部、劳模代表、乡土人才,企业要重点面向一线职工、先进模范人物、困难职工。要采取送慰问到岗位、送关怀到家庭、送年夜饭到工地等形式,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5、筛选一批群众增收致富项目。各级党员干部要帮助基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并科学规划发展项目,选准致富产业,积极帮助争取支农惠农资金,大力培育优势主导农业产品,带领当地群众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帮助制定完善村庄规划,引导农民积极申报搞好村庄整治;帮助农民解决在土地流转、种苗供应、农产品加工营销、贷款对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农业技术部门要整合资源和技术力量,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为农民解决致富技术难题。金融部门要积极开展送贷款服务活动,帮助农民(居民)解决在发展产业、下岗职工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资金难题。

    6、办好一批便民利民实事。认真抓好中、省、市、县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以民生八大工程为抓手,扎实办好每年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做到“六帮一抓”: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城市困难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帮助有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增强脱贫致富能力问题;帮助弱势群体解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其他需要解决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抓好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党建工作,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二)当好“六大员”活动,奋力在重建一线创先争优

    一是灾区重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主动为灾区群众宣讲中省市县灾后重建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上党课、政策解读等形式,提高灾区群众对党委、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把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

    二是灾后重建沟通联络的协调员。协助灾区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听民意、察民情,协调解决问题,收集、整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主动向灾后重建有关职能部门反馈,协调争取资金项目,成为灾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灾后重建建筑材料的导购员。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掌握各类物资采购价格和供销渠道,主动承担灾区基础设施、灾民建房所需原材料的集中优化选购,提高灾后重建原材料质量,减少灾后重建成本支出。

    四是灾后重建质量安全的监督员。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灾区重建建设一线,现场巡察指导,严把重建质量,督促工作进度。民政、城建、国土、物价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把重建政策兑现、建设规划选址、建材市场稳定等监督关口,确保灾后重建顺利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民主决策、民主评议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四议三定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促进灾后重建工作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五是灾后重建受灾群众的勤务员。各级党员干部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要把落脚点放到为民办实事、办真事、办好事、解难事上,重点完成访贫问苦、嘘寒送暖两项工作。认真开展送温暖、送资金、送技术、送项目、送政策“五送”活动,既“输血”又“造血”,把实惠送到群众家里,把温暖送到人民心上,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就医,安度难关。

    六是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信息员。多方搜集增收致富技术信息,采取召开村组院落会、广播专题讲、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发布生产致富信息,指导村组调整粮经结构、种养业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引导和指导灾区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镇巴县纪委  张兴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