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勉县纪委监委周密部署,强化措施,精准发力,通过全领域惩治、全覆盖整改、全方位治理,深挖细查“粮耗子”,全力守护“粮袋子”,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常态长效。
强化部署,压实压紧责任。坚持“两个责任”贯通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7次对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批示,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成立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周密,责任明确,推进有力。县纪委常委会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推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为深挖细查“靠粮吃粮”腐败问题,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少数、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贯通联动,协同开展专项监督、抽查检查,督促行业部门党委(党组)严格监管,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确保省市纪委工作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协同高效,排查起底问题。紧紧扭住“查”字不放手,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专项整治举报方式,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广泛受理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在清仓起底全县涉粮腐败问题线索基础上,聚焦粮食收购、入库、储存、轮换等环节,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发现问题30个,核查处置问题线索3条。联合县委巡察监督力量,纪巡融合联动一体推进,共发现问题15个,移交问题线索2条。建立与审计、财会部门协作反馈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资金流向追踪等审计和财会专业监督手段深挖违纪违法线索,切实形成“审深查透”合力。
高压惩治,细查粮仓“硕鼠”。坚决严惩粮仓“硕鼠”,深挖细查问题线索,始终保持惩治涉粮腐败震慑常在。接到巡察审计移交的勉县粮库原主任王三中涉嫌违纪违规的问题线索后,县纪委监委迅速启动“室组镇”联合办案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密切协作配合,扎实开展线索初核和审查调查工作,仅用40天就查实了王三中伙同勉县粮库班子成员另设集资账会计账簿,对单位财务另行登记、核算,以及王三中个人涉嫌虚增储备粮成本、虚报、冒领财政资金,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事实,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经勉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王三中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其余7名涉案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以案促治,做实“后半篇文章”。勉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贯穿专项整治工作全过程,把显性问题整改和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一方面,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对自身履行监管责任情况和国有粮食企业执行粮食收购、销售、存储政策情况开展自查自纠,立行立改问题6个。另一方面,结合监督检查、专项巡察、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深入查找粮食购销领域的管理漏洞和制度短板,向有关单位制发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关于印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工作措施的通知》等长效机制7项,完善各项措施办法12个,持续提升专项整治工作成效。
下一步,勉县纪委监委将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重要内容,贯通整合纪检监察、财会审计、行业监管等力量,在突出案件查办警示震慑的同时,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把“当下改”与“长久治”结合起来,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涉粮领域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