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四举措强化监督保障“助企纾困”稳经济

 
 
打印

今年以来,勉县纪委监委聚焦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三件“大事”,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加强助企纾困“进知解”活动监督,督促全县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认真开展大走访大普查大排查,宣讲政策、解决困难、强化服务,推动稳经济大盘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提高政治站位,“全领域”推进

坚持把“进知解”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贯彻落实勉县53条稳经济措施结合起来,纳入全县“4111+N”重点工作每周会议进行调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逢重要会议必强调安排,3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全县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现场体民情、听民意、解民忧;6445名党员干部认真履职、定期入户,用快的速度、实的力度推动“进知解”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坚持以常态化开展“进知解”活动为总抓手,围绕工业稳产、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开展“措施落实大普查、惠企政策大宣讲、企业困难大解决”专项行动,扎实做好亲农安民、助企纾困、排忧解难等工作,做到应享尽享、应知尽知、应办尽办,持续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直面“急难愁盼”,“全覆盖”走访

印发《勉县开展助企纾困“进知解”专项行动的通知》,按照行业部门主管、镇办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督促职能部门围绕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焦点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联系、靠前服务、精准对接,逐园区、逐街道、逐楼栋、逐店面开展“地毯式”走访,做到全覆盖、无空档,全面推动中央、省市县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上半年,勉县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成功揭牌,省级汉西经开区、两个百亿级抽水蓄能电站、汉中西枢纽、玉带河水库等22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县144个县级重点项目、21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04亿元、6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3.8%、84.4%,在全市二季度“四个一批”重点项目观摩中列经济先行区第二位。

创优营商环境,“全要素”保障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指引,强化分析研判、全力协调解决,着力为企业发展出实招、解难题、办实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78项,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办理时限压减70%以上。推行帮办、陪办、代办服务机制,做到送政策上门、全要素保障,强化企业发展支撑,协助陕西锦泰魔芋公司解决经营存在问题;引进禹门春酒业帮助三粮液酒厂盘活现有资源,三粮液酒厂专项技术改造项目在全市二季度“四个一批”集中签约仪式中成功签约;引进福建春伦集团延长茶产业链,帮助茶农解决夏秋茶叶生产销售等问题,保障惠企政策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半年,全县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638万元,缓缴税费4728万元,办理留抵退税7524万元,发放应急转贷资金5600万元,新增企业316户,3家企业升规入统,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84.5亿元,同比增长7.9%。

强化督导检查,“全周期”管理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紧盯关键环节、重点要求和市县督导反馈问题,坚持督考一体化,采取“明查+暗访+体验”的监督方式,会同县委作风办、县督查办持续开展督查检查,建立健全问题交办、处理反馈、督导检查、宣传报道等制度,形成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督促整改、结果考核的“闭环”监督机制,督促全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鲜明导向,将作风能力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与抓产业、稳投资、扩消费、保民生、守底线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走访、在走访中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确保“规定动作”标准到位,“自选动作”务实创新。截止统计,全县党员干部实际走访农户124436户(次)、走访企业28072家(次),收集问题1125件、办结1093件、正在办理32件,办结率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