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政治监督,严肃执纪问责,扎实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累计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13件,组织处理7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6人,通报典型案例11起15人。
深化思想认识,加强重视程度。县委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和省委“十条措施”工作要求,印发《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对精简文件数量篇幅、严控会议数量、增强调查研究、规范督促检查考核、完善激励关怀机制、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提出整改目标和任务要求。县纪委监委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和机关全体干部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工作,制定印发《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施方案》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排查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首要职责,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细化工作措施,夯实整治责任。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排查清单,安排专人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政策解读、答疑解惑,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规范有序扎实开展。对全县梳理出的4个方面15个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整改时限,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减少会议数量,将内容相近、参加人员范围交叉重叠的会议进行合并或接续召开;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统筹规范督查考核,优化整合督查事项,减少督查考核频次,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据统计,全县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的文件与往年同比下降36%、召开的全县性会议与往年同比下降10%左右、开展的督查考核与往年同比下降8%左右。
从严督导检查,严肃监督执纪。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巡察机关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作为监督检查和巡察监督重要内容。坚持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县纪委监委派出六个监督检查组对全县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在对62个党组织开展的七轮常规巡察、一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和一轮县区交叉巡察中,注重发现被巡察单位在管党治党、脱贫攻坚等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期间安排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对节日期间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例如,镇川镇红庙梁村原村委会主任郑宝成未认真履行土地监管责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周家山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兽医专干罗庆华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营造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浓厚氛围,持续传导了压力。
强化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把整改落实和健全机制贯穿集中整治始终,着力通过集中整治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健全机制。对排查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认真梳理研判,建立动态台账,对能够立即整改到位的立行立改、即知即改,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明确责任部门,确定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监督检查和巡察监督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迅速移交、及时研判、优先办理、严格处置。将各镇(办)、部门单位开展集中整治和问题整改情况纳入“两个责任”考核范围,定期点评通报,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集中整治深入开展,确保问题整改落实落细。对“走过场”“做虚工”等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决纠正,对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震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