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镇(办)纪委凝聚力、战斗力,勉县推行镇(办)纪委“三化”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县18个镇(办)纪委共立案182件,占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总量的64.7%,同比增长34.8%。
以干部专职化破题,抓队伍建设,基层干部履职有动力。选优配强镇办纪委书记、副书记,配备2-3名专职纪检干部,落实办案津贴,专司纪检业务,有效破解长期以来纪委书记“单打独斗”的状况,由“被动接招”变为“主动出击”,避免“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现象。通过上挂下派、跟班学习、外出培训、以案代训等形式强化业务培训,建立镇(街道)纪检干部调整报县纪委备案制度,保持队伍稳定性,激发了工作热情,使纪检干部能更好地聚焦主业,履行专责。目前,全县18个镇(街道)共有纪检干部54名,其中专职纪委书记18名、副书记15名,专职委员和纪检干部21名,45岁以下干部占80%,大专以上学历占92%。
以设施标准化推进,抓阵地建设,镇办纪委旧貌换新颜。按照统一标准,建成镇(街道)均40m2以上规范化办公场所,设置纪委办公室、信访室、档案室和标准化谈话室,室内统一实行软包处理,配齐电脑、打印机、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等纪律审查必需设备,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标语,体现“同志式谈话”的精神感召。镇川镇纪委“三化”建设完成后,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80余人集中参观镇纪委办公场所,面对面、实打实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一名群众代表感慨“‘三化’建设前,看到镇政府门口有纪委的红牌子,可有事的时候进了院子却找不到地方说,现在我们有问题能找到门、能找准人了。”镇财政所一名干部说“‘三化”建设让我深切感受到纪委就在身边、监督无处不在”。
以工作规范化提升,抓制度建设,工作推进有序更高效。县纪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纪律审查工作方法、程序,指导各镇(街道)制定《纪委工作职责》《信访制度》《谈话室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4大类、22项工作制度,明确问题线索处置、监督检查、执纪审查、档案管理等工作程序,确保执纪审查工作规范有序。2018年4月,新铺镇纪委在日常监督中发现该镇蒋家坝村七组村民黄兴会重复享受陕南移民搬迁补助资金。经查,2013年3月,该村将黄兴会上报为陕南移民搬迁分散安置对象;2015年8月,黄兴会在新铺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申请购买105m2的安置房1套。村委会未认真审核黄兴会填报的集中安置协议书、移民对象申请表、移民对象审定表,就签署了“属实、同意搬迁”的意见并加盖村委会公章。2016年11月,镇财政所为黄兴会分别兑付分散安置补助资金3万元、集中安置补助资金3.5万元。对此,村主任唐再发负有主要责任。2018年6月,新铺镇纪委给予唐再发党内警告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