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建立“廉政诊所”监督工作机制

 
 
打印


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和查处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纵深发展,勉县建立“廉政诊所”监督工作机制,对全县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号脉施药”。

明确导向,选准对象。该县依托县、镇办纪委,选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审计、土地、扶贫、农业、城建等部门党员干部,建立县、镇办两级“廉政诊所”。按照分级负责、边诊边改原则,依法依规对县直部门单位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镇办,村(社区)、驻镇单位,及县、镇办纪委要求巡诊的其他单位进行廉政“巡诊”。

突出重点,灵活机动。廉政诊所围绕县委、县纪委工作部署和要求,聚焦群众利益,紧盯农村村组、城乡社区、民生行业、基层部门,着力发现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等顶风违纪搞“四风”,违规收费、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向救济救灾款物伸手,以及在执法、管理、服务工作中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生冷硬推甚至欺压群众等违规违纪问题线索。

“望闻问切”,对症施治。廉政诊所采取听取汇报、个别谈话,受理来信、来电、来访,检查账务收支,调阅有关资料,召开问诊会、问卷调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重大项目、惠民政策落实特别是“四资一项目”、“三重一大”等情况进行“望、闻、问、切”。对巡诊中发现的一般问题现场进行定性,当面落实责任,迅速处理纠正;涉嫌违纪行为,按程序进行移交;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党委和纪委,倒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