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严惩基层“微腐败” 筑牢源头“防腐墙”

 
 
打印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今年,勉县纪检监察机关从源头预防、问题线索、惩治力度、问责曝光入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查治理村干部“微腐败”,让“小微权力”彻底曝光在监督的聚光灯下。

做好源头预防管控。一是将监督执纪的“聚光灯”聚焦到村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身上,加强教育、监督和管理,通过赠送廉政读本、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展览等形式,教育和警示农村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引以为戒,在工作生活中分清交往“是非线”,修筑自律“防腐线”,不踩违纪“高压线”。二是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核机制、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制定乡镇纪委履职情况报告、谈心谈话等制度,促使聚焦主业主责,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

下访摸排问题线索。一是成立以严查群众身边“微腐败”工作领导小组,重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从低保、惠农补贴、危房改造等民生领域筛选案源线索。二是聚焦中心任务,深挖涉农问题,围绕集体“三资”、扶贫资金、征地拆迁、“四风”问题、换届选举等领域,主动下访摸排线索,常态巡查挖掘线索,畅通渠道收集线索,真正将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纳入监督视野,形成内外结合、上下纵横的监督网,让“蝇贪”无所遁形。三是建立信访预警机制,加强对信访内容的分析研判,妥善、快速处置问题线索,对初核问题线索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加大查办惩处力度。一是将全县18个镇(街道办)及县直机关单位按地域划分为6个片区,由6个纪检监察工作组分别负责。每季度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例会,对各镇进行排名,动态管理,实行挂销号制度,对排名后三位的镇进行工作约谈,倒逼落实责任。二是创新建立“联动”办案机制,落实纪委领导班子包保联系工作制度,实行分片负责,严厉查处在惠农政策落实中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在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行为;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中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甚至欺压群众行为,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严肃问责曝光警示。每查处一起群众身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不但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进行查处,还采取公开通报曝光、制作案例专题教育片等方式,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2016年,勉县共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1件,受党政纪处分98人,其中75名是农村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