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勉县通过建立和实施三项机制,鼓励干部创新、解除干部后顾之忧、提振干部士气,为大胆创新者松绑、为锐意改革者护航、为敢想敢干者撑腰,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奋勇争先干事创业氛围。激励机制是前提,容错机制是保障,能上能下机制是根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作为肩负执纪监督问责重要职责的纪检监察机关,更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省委“三项机制”的深刻内涵,坚持抓早抓小、做到挺纪在前;坚持从严治党,推行容错纠错;坚持彰先策后,鼓励激励与能上能下相结合,为全面建设美丽勉县、富裕勉县、活力勉县护航助力。
一是要坚持抓早抓小,践行挺纪在前
宽容不等于纵容、鼓励也不是放纵。对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做到抓早抓小,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错误,违纪演变成违法。“抓早”体现在“严管厚爱”,教育提醒、严格管理、全面监督;“抓小”体现在“防微杜渐”,从小事小节抓起,大喝一声,猛击一掌,让其警醒。把警示提醒等作为抓早抓小的重要方法,把谈话函询等作为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的重要措施。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好“四种形态”,实施分类处置,采取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约谈、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方式督促有关单位或个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偏差和失误,真正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必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二要坚持从严治党,推行纠错容错
在干事创业中,一些领导干部循规蹈矩,担心一突破就碰触纪律和法规红线,明知旧思路老办法已不合时宜却不敢探索,做了就有可能“枪打出头鸟”;有的面对新问题和新领域裹足不前,担心一起步就被未知的风险吹走“乌纱帽”,消极等待。面对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治理等工作突发性问题较多,管理难度大,责任追究力度也大,担心干了事出事后被追责。这种工作畏难、不敢担当、求稳怕乱、活力减退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推进。
三要坚持彰先策后,激励与能上能下相结合
现在,一些干部觉得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感叹工作越来越不好干、官越来越不好当,产生了明哲保身的观望思想;想当“老好人”“太平官”,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深化改革的勇气,得过且过、消极懈怠,不能乱作为就坚持不作为、慢作为,导致问题积少成多,矛盾升级。要解决干部这些不作为、慢作为,就要抓好贯彻落实干部鼓励激励和能上能下工作,把考核研判结果和责任认定结果作为选拔调整干部的依据,做到彰先策后,有效保护干事者的积极性。并且建立绩效考核、量化指标和多层次的考核评估制度,着力构建组织考核、领导评价、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机制。科学研判干部的“显绩”与“潜绩”、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以年度目标责任、脱贫攻坚、党风廉政、安全生产等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综合研判等结果,确定干部的升迁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