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铲除腐败行为在工程建设领域蔓延滋生的“土壤”,保障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廉洁高效运行,城固县从采取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整改落实等措施强化对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监督规范管理,先后向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城西小学、敬老院建设等36个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从项目决策、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
近年来,该县政府不断规范建设项目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城固县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城固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城固县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一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同时成立了由县政府常务县长任组长的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委员会和县监察局长任主任的办公室。为了保证《办法》的贯彻落实,县监察局先后向在建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县保障性住房等36个重点建设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并配套下发《关于向重大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工作实施方案》和《进一步规范派出监督检查组管理办法》,明确了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和派出监督检查组的6项工作权限、7项工作方式、6条纪律要求等规定,对政府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对项目的建设管理、招投标、施工、变更和前期审计、竣工审计等实行监督,对变更超过投资总额10%的项目要求重新办理项目申报和审批手续,确保了监督管理工作有章有序、规范统一。
科学整合力量,注重监督程序
每年从监察、发改、审计、财政等部门抽调40余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公职人员,组成监督检查组,进驻到重大建设项目。在开展工作时,各项目监督检查组针对进驻项目实际情况,一是制定监督检查《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二是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召开由建设、施工、监理和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监督工作启动会,对监督检查组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纪律和检查内容等情况向参会各单位进行详细说明,并征询项目各参建单位意见建议,签订项目廉政预警目标责任书,最大限度加强理解沟通,赢得支持。三是排查项目廉政风险点。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岗位和监督管理中可能存在腐败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查,梳理风险点,确定预警等级,制定预警方案,完善防范措施,堵塞漏洞。
创新方式方法,监督公正公开
一是挂牌上岗、现场办公。在施工现场醒目的位置设置公示牌,公布监督检查组的工作人员姓名、单位、职务、电话等信息,主动接受建设单位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在工程项目部设立项目监督检查组办公室,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和日常相关事务的处理。二是把握重点、灵活方式。监督检查组每月参与项目监督管理工作不少于10个工作日,通过列席会议、听取汇报、实地核查、查阅资料、督办整改等方式,重点对项目用地审批程序、规划审批程序、招标投标管理、物资设备采购、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变更、竣工验收、资金使用管理、建设环境和廉洁从业等12个方面监督检查。三是科学管理、台账管理。日常工作中,监督检查组要记录工作日志、收集工作意见建议等资料,进行归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台账管理,及时梳理查究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意见和时限,整改工作实行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累计接到群众投诉或咨询意见158条,各监督检查组逐一进行限时督办整改,并予以回复,确保了问题及时化解,保障了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比如,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检查组通过实地检查发现问题2个,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要求抓好整改落实;汉江河堤综合整治项目在前期清障中,由监督检查组派员监督具体工作人员进行田块丈量、逐棵树登记、逐品种清点,确认补偿与前期摸底减少190万元。县医院住院大楼项目,检查组对个别施工人员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及时提醒建设方做好上岗前安全检查工作,督促作业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截止目前,在36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共发现问题70个,已整改65个,有效地发挥了监督作用。
跟踪整改督办,监督责任“无死角”
派出监督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填发《重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问题督办卡》,明确督办内容和完成期限,提出整改要求,由检查组组长签字后,及时送达整改单位,整改事项由派出监督检查组确定一名专人负责跟踪落实,整改到位后实行销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