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打印

近年来,城固县按照“逐步完善、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以“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大项目”为切入点分批实施、扎实有序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扎紧制度的笼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在县纪委、监察局多次调研、先行试点的基础上,2011年3月,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城固县党风廉政预警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安排在14个镇、20个部门和8个项目中首批实施党风廉政预警机制。2012年,我县及时将党风廉政预警机制与省市纪委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方案》有机结合对接,进一步向全县18个镇、30个部门、5个工程项目建设推广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2013年,县纪委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将全县所有镇、县委县政府所有部门、各直属机构及其下属单位、县级群团组织纳入风险防控范围,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全覆盖;同时组织各镇、各部门对前期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开展“回头看”活动,编制职权目录和风险防控流程图,建立防控电子平台,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

二、规范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实施

一是公开“晒”权,全方位查找廉政风险。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流程,在对行政管理权力、业务处置权力和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全面清理和确认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中评、组织审“五步工作法”,认真查找各类廉政风险点2300余个,制定防范措施2500余条,制定廉政风险流程图61份,并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接受单位职工和干部群众监督评价。

二是预警防控,有步骤防范廉政风险。狠抓岗位廉政教育。坚持因人施教、因岗施教,通过设计情景案例,把岗位廉政风险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情景,形成分门别类的岗位廉政教育系列教案,引导党员干部明确岗位职责,认清岗位风险,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其中,县地税局就系统内自编的情景案例汇编成书向全系统干部免费发放,受到干部职工欢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将党政主要领导向纪委全委会述廉诺廉、责任制报告、党风廉政巡察等工作纳入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之中,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对错误苗头及时纠偏改正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轻微违规违纪错误,及时提醒、早打招呼、纠偏改正,教育和保护党员干部正确履行职责,避免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发生。近三年来,共实施警示训诫145人次。

三是整合资源,广渠道发现廉政风险。积极构建梯级廉政风险信息网络,拓宽廉政风险排查渠道。截至目前,已形成1个预警中心——2个预警信息工作站——9个预警信息直报点——64个预警信息办公室——190个预警信息采集点的梯级管理结构,聘请预警信息员、监督员433名,查找“五类”廉政风险点2300余条,分别发出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息109条、97条、81条在整合县信访局及县纪委来信来访的基础上,在县人民政府网、“桔乡清风网”开设网上信访、网上举报平台,开通12388专项举报电话,在各单位设立意见箱等,接受群众诉求,收集廉政风险信息。通过建立预警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监控防范和提前预警监督,实现了超前防范,关口前移,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三、注重成果运用,健全长效机制。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县针对招商引资、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干部人事管理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先后制定城固县《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国家投资项目管理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国家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科级领导干部管理监督试行办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风险类、防控类、预警类各项制度90余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迈向良性发展轨道。围绕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提高工作效能,全面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机构,其中县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共进驻  25个部门、单位,截止2014年8月,共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61498件,办结61108件,390件正在按承诺时限办理。通过对受理、审批、收费、办结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LED大屏幕显示,搭建了行政审批电子办件、电子监察系统,对非正常办件实施预警提醒和全程监察,做到了事前公开公示、事中预警监察、事后纠错追究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