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教育乱收费“2345”巧治理

 
 
打印

    城固为加强全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规范中小学收费和办学行为,通过两个层面、三项措施、四个阶段、五个严查,进一步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果。

    两个层面:即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县教育局和纠风办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在县、乡两个层面同时进行。

    三项措施:一是统一认识,齐抓共管,突出“一岗双责”。教育、纠风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教育部门行政领导积极承担“一岗双责”的职责、齐抓共管,努力营造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中小学及教育单位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向群众广泛宣传有关教育收费的政策和治理暨评议的内容、工作部署、进展情况、正面典型和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强化群众参与和监督,在全社会营造治理暨评议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突出重点,严明纪律。在专项治理工作中,把规范中小学收费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区活动,突出依法治校、校务公开、廉政守纪,找准主要问题,抓好自查自纠,认真扎实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对领导不力、疏于管理、监督不严,问题突出的中小学和教育单位,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警示训诫防线的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取消单位和个人当年评优、评先、晋职的资格。通过治理暨评议,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四个阶段:一是宣传动员阶段。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主要是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悬挂宣传条幅、办宣传栏、编印简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中小学治理暨评议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自查自纠阶段。对照专项治理内容进行自查自纠。各中小学对2009年以来的收费情况、执行政策情况、账务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自查,认真分析研究中小学及单位行风状况,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各中小学按照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要求,在中小学醒目处公示收费项目和监督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按照“边查边纠、边纠边改”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查找原因,纠正解决,并在校务公开栏中向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调查评议阶段。县教育局、纠风办分别邀请由相关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学生家长等组成检查组,对中小学和教育单位教育收费及行风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主要是听取中小学和单位自查自纠情况汇报;检查中小学收支情况和有关制度落实情况;走访学生和家长或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征求意见;检查督导结束后,县教育局、县纠风办将对检查督导情况予以通报。四是总结整改阶段。对广大群众关注度高且去年年底没有进行行风测评的部分中小学,采取由电信10000号外呼中心调查学生家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各中小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五个严查:严查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有无自立项目收费和超标准收费行为;严查有无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和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收费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情况;严查有无违规补课及收费情况;严查中小学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和校务公开情况;严查中小学依法治校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严查对群众投诉问题调查处理和答复情况等。

 

(城固纪委   张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