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固县纪委、监察局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拓宽渠道,创新形式,采取七项措施,使干部监督工作形成了整体合力,编织了一道“三维立体”的监督网。
一是抓廉政教育,营造廉洁氛围。在全市县一级率先建立廉政教育中心,形成了集干部教育、廉政宣传、形势辅导、警示教育、电教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廉政教育新平台;以桔乡清风为主题,开通门户网站,开辟电视专栏,开设广播栏目,建成廉政文化“一条街”;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到汉中监狱和县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以庆祝纪检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和国庆60周年为契机,集中开展了以图片巡展、演讲比赛、廉政电影、主题征文、公益广告展播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全县共开展形势辅导123场次,建起廉政长廊2面,廉政文化墙78面,廉政公益广告牌26面,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348份,开展校园廉政文艺演出和廉政主题班会180多场次,发放廉政台历1700多本,廉政贺年卡6000余份,营造了敬廉崇廉、尊廉尚廉的浓厚氛围,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是抓廉政监督,完善监督链条。干部考察期间,县纪委均要派人全程参与,监督考察公正性,考察廉政表现情况;考察结束后,对拟提拔干部进行廉政法规知识考试,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暂缓作出廉政鉴定或建议县委暂缓任用,并根据考察和考试情况,做出廉政鉴定,2007年以来,共实施考试7次89人,作出廉政鉴定197人;在新提拔领导干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开展廉政谈话,申明纪律规定,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工作责任,三年来,开展任前廉政谈话152人(次);新任领导干部到岗一周内,要作出廉政承诺,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建立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635份,出台《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领导干部个人、配偶或子女出国出境、买房购车、操办婚丧事宜等情况,三年来,全县共报告个人重大事项32人(次),进一步完善了监督链条,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三是抓党内监督,创新监督形式。不断扩大监督面,把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专门机关监督有机结合,创新监督形式,不断赋予监督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在全市县一级率先开展党风廉政巡察工作,建成50名各界人士组成的巡察员库,深入村组收集意见、建议,已经对全县15个乡镇、18个部门开展了党风廉政巡察,及时启动抗震救灾专项巡察,有效杜绝了抗震救灾中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按照巡察访廉、剖析查廉、大会述廉、公开问廉、会后督廉的“五廉”程序,组织党政“一把手”向纪委全委会开展述廉诺廉活动,结合巡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和质询,全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目前已分三批在5个乡镇、8个部门的17名党政主要领导中开展,在述廉诺廉中共提出质询和询问29条,整改到位28项,如去年在上元观镇的巡察访廉中,巡察组发现该镇集镇路灯费用由全镇各村分摊的问题,在随后的述廉诺廉大会上由县纪委委员进行质询询问,该镇镇长当场解答并作出承诺。10天之后,这一反映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到位、及时解决,群众非常满意。
四是抓财务监督,预防腐败发生。坚持分级监督、集中代管的原则,按照村财民理乡镇监管、部门财务集中核算的模式,在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县会计核算中心自成立以来,共纳入单位109个,拒付各种违规支出710余笔1620余万元,农财服务中心纳入107个单位、310个村,累计代管资金8.3亿元;政府采购完成采购预算1.3亿元,节约资金689万元,综合节支率5.3%。先后出台“村财民理乡监管”工作《若干规定》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农村集体财务收支、票据管理、帐务处理、财务公开、款物使用及农财中心村财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纪律作出明确规定。对违反《若干规定》的工作人员实施责任追究,堵塞了有关漏洞,完善了农财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前三季度村级组织债务就比去年同期下降13.6%,38个村还清了债务,新增集体积累352.62万元,清收债权159.23万元,化解不良债务324.1万元,压缩开支228.6万元。
五是抓内部监督,拓展监督渠道。以“勤廉乡(镇)村”创建活动为平台,在全县310个村全部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整合原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议事小组的监督力量,赋予村监委会“四项职责、七项权力”,并明确了“四个必须”要求,即村上财务支出必须由监委会审核把关并加盖公章,重大事项必须集体研究并由监委会成员参与决策,村务公开事项必须经监委会审核把关,各项惠农政策资金、救灾救济、拉动内需项目等资金的评定发放、管理使用必须有监委会全程参与。按照“两推一选”的组织程序,在全县各村选配了纪检委员,通过分片轮训,提高能力,延伸了监督网络,使党的纪检监督职能纵向延伸到村级,真正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齐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目前,村级纪检委员在我县已初显村级党员干部教育、廉政监督、基层矛盾化解等方面发挥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的积极作用,真正建起了一道村级廉政监督的“防火墙”。
六是抓审计监督,填补监督空白。按规定对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任期届满、辞职、撤职、调离等离任经济责任进行统一审计,摸清被审单位的资产状况,明确离任者的经济责任,对任职期间的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提供了科学依据。2007年以来,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78人,对审计出的违犯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滥发补助等问题立案查处,并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收到明显成效。出台了《城固县村级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成立了县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负责牵头对村组财务进行审计,填补了村组财务审计监督的空白。
七是抓群众监督,形成监督网络。认真落实政务事务公开制度,探索推行党务公开、重大事项听证和信息公开等制度,对重大事项、民生工程等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收到了积极的源头防治功效。在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方面,开通12388信访举报专线电话和网上投诉举报入口,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全县干部大下访活动,群众实名举报查结率达100%,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重点完善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机制,规定凡重大财务开支、土地征用补偿、救济款物发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上会讨论决定。在决策程序上严格实行“310”工作法,即必须经过民主议事、规范理财、考核评定三个步骤和群众听证表决、考核测评、公布结果等10个程序规范运作。如桔园镇刘家营村推行“310”工作法以来,共实施重大决策25起,涉及资金总额80多万元,为集体节约资金15万元,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城固县纪委 王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