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五个强化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打印


南郑县纪委把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做为当前的政治任务,及时传达精神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夯实责任,从严从快查办案件,强化督导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强化思想认识,夯实工作责任。省市纪委会议之后,县纪委立即召开了纪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并于4月23日召开了全县脱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会议,对全县专项治理行动和“三个助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下发了《南郑县落实“三个助力”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南郑县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要求全县各级纪检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纪委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专项治理行动见到实效。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纪委分别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和落实“三个助力”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担任组长,同时将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财监局等相关部门纳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主动与县纪委沟通协作,在资料信息、问题线索等方面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工作合力。目前相关单位正就扶贫资金运行、管理和监督探索建立可跟踪、可追溯、可预警、可评估的资金监管长效机制。 

强化信访受理,规范处置线索。在做好日常来信来访受理的基础上,县纪委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举报中心,并将问题线索举报内容、电话、网站等举报方式通过县电视台、县政府信息网、县纪检监察网、手机报等平台上进行了公开。各镇(办)也都成立了举报中心,在镇、村、组群众集中居住区、路口、集镇、车站等醒目位置将县、镇(办)纪委设立的举报电话等张贴公布,广泛发动群众进行举报和监督,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同时,充分发挥“纪检信访直通车”和“廉政诊所”作用,进村入户走访,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各镇(办)、各相关责任部门对标上级考核反馈的共性问题、上级交办及审计评估检查、媒体发现的问题,逐镇、逐村、逐部门、逐项目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对摸排的问题线索实行台账管理,统一填写《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报告单》上报县纪委,由县纪委统一报市纪委审核把关后根据问题线索性质、情节、程度进行分级分类处置。截止5月8日,全县共清理2015年以来扶贫领域涉嫌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共89件,已办结61件,28件正在核查中。

强化案件查办,形成强大震慑。坚持问题为导向,加强与县扶贫、审计、财政、发改、农业、交通、水利、民政、林业等部门联动配合,在资料信息、问题线索等方面做到无缝对接,通过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暗访检查、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线索摸排机制,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对收集到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统一实行专项登记、台账管理、集中处置,明确处置方式、办理部门、办理时限,坚持“快查快结”,对上级交办、督办的问题线索按规定时限完成。同时,对办案协作区进行了调整,对协作区工作制度作了进一步规范,采取交叉办案、驻点办案、协作办案、提级办理等方式,安排精干力量开展专项查处,截止5月8日,今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14件,结案10件,党政纪处理10人。

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坚持每月5日、20日问题线索排查上报制度,实行“零报告”制度。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推行了重点工作“每周一督促,每月一通报,每季一推进,半年一检查,年终一考评”的“五个一”督查工作机制,每周各部室汇报工作进度,每月提高工作完成情况和排名,每季度召开会议对各镇办纪委、各部门纪检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点评。4月底,委局组建7个考核组由领导带队分别深入到各镇办和部门,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跟进,督促检查,指导各镇、各部门开展问题线索排查,督促工作落实。县纪委严格执行《南郑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追究办法》和《南郑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明确责任情形,严肃问责追责,近日对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暗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给包扶单位工作不力的4名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对2名履责不到位的第一书记全县通报批评,对1名不认真履职的第一书记立案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