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着力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工程

 
 
打印

因地制宜强内涵             突出亮点创特色

汉中着力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工程

“木从绳而直;人心是秤公为法码;智欲圆而行欲方。”日前,一块寓意深刻、大气庄严、做工精美的紫铜廉政浮雕在市委机关“清风园”里落成,成为我市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一道新的风景线。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不断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注重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强化廉政文化内涵。同时,充分发挥“大宣教”机制合力,优化整合宣教资源,着力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工程,以此作为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有效载体。

挖掘本土文化底蕴,丰富廉政文化内涵

市纪委注重挖掘本土文化底蕴,组织专家、学者收集整理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文化,将其融入到本地艺术创作、文学创作中,丰富和创新廉政文化内涵,增强了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勉县系统提炼了历史文化名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勤廉思想,编印了《诸葛亮廉政思想教育读本》给全县干部群众发放,成了廉政文化“六进”的活教材。同时,该县将廉政文化建设和旅游景区建设相结合,在武侯祠建立了廉政教育基地,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市纪委还广泛发动文艺团体、群众文艺组织将此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精心创作成方言快板《心系灾民保平安》、话剧《回家》进行巡回演出,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巨大反响,促进了救灾款物的公正发放。此外,镇巴、汉台、南郑等县区采取举办“月月喜相逢”大型文艺晚会、社区廉政文化纳凉晚会、廉政电影放映周等多种形式,推动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凸显廉政文化亮点

汉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市纪委利用川陕革命纪念馆、汉中革命史迹展厅、何挺颖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旅游景点,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开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基地,并以此作为廉政文化的亮点和特色进行打造。该市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机遇,在南郑县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该项目被列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届时将成为弘扬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廉政思想的教育基地。同时,市纪委还紧密结合形势教育,组织机关干部、党员、团员到廉政文化基地接受“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腐败”廉政教育,通过追寻先烈足迹,重温入党誓词,传颂红色歌谣,让党员群众在接受红色廉政文化熏陶的同时,增强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

优化整合宣教资源,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市纪委充分发挥“大宣教”机制合力,与市直部门和县区联动,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在市区广场、街道、出入口设立了一批大型的廉政公益广告;结合城市亮化工程,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所在街道设立了29块图文精美、寓意深刻的廉政灯箱广告,形成长达千米的廉政文化两条街;在市委机关建立了廉政大厅、百米廉政长廊、廉石等组成的“清风园”,有力推动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开展。同时,大力优化整合宣教资源,注重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全力打造以“三点一刊一网”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品牌。“三点”,即利用武侯祠、汉中监狱、汉中博物馆等资源,积极建立完善全市廉政教育、警示和文化基地;“一刊”,即办好汉中纪检监察杂志;“一网”,即不断做优做强汉中纪检监察网,辐射带动各县区纪检网站建设,至2009年底建成覆盖全市的纪检网络系统。

 

       (市纪委宣教室  赵华)

                勉县、佛坪纪委监察局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廉政文化教育读本

                       市委机关“清风园”内的百米廉政文化墙

                                市委机关“清风园”内的廉石

                        在民主街和中山街设立的廉政文化灯箱广告牌

                  在城市主要交通路口和高数公路出入口设立大型廉政公益广告牌

                      在警示教育基地汉中监狱开设警示教育展室

                      汉师附小的小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廉政电子漫画